[发明专利]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5471.7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佩;王俊;石建成;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1/02 | 分类号: | A01B1/02;H02J7/32;H02K35/02;H02N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发电 多功能 户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锹,尤其是一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属于户外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户外锹功能单一,大部分是对户外锹的结构进行改良,少数产品考虑到多功能的用途,配置外部化学能电池,完成照明等功能。但是这种户外锹常常会因为使用时间长,电量耗尽,不能够及时充电,而丧失其功能,同时更换电池麻烦,导致电池材料损耗,污染坏境。目前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相关技术。
因此,需要设计的一种可充电的多功能户外锹,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者的脚踏动作可自行发电,电池反复使用,不造成环境污染,储存的电能可用于野外照明,手机充电,MP3娱乐设备,以及紧急情况发射求救信号等一些功能。有效解决户外劳作遇到恶劣天气或者突发事件时电池没电带来的照眀和求救问题,避免手机没电错过重要信息。另外户外锹常用于青少年的趣味活动中,边活动变生电提高了户外兴趣,户外锹采用脚踏式且具备缓冲作用,避免使用者受到伤害,锹柄处采用自行车把手似的设计,避免出汗打滑带来的危险,起到易操作省力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用于解决户外劳作遇到恶劣天气或者突发事件时电池没电带来照眀和求救问题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包括锹头、套筒、线圈组、磁铁组、垫块、压电陶瓷、垫块、稳压电路模块、超级电容、电池组、踏板、锹柄,所述锹柄下面连接锹头,套筒下部设有踏板,锹柄与套筒间隙配合连接,套筒与锹柄可相对运动,锹柄中间位置处两侧面有凸出的限位块,限位块上安装压缩弹簧,供套筒自动复位;所述锹柄底部安放多对磁铁组,磁铁组之间具有定量距离,套筒上相对应磁铁组安放线圈组,锹柄中间位置处设置成对压电陶瓷组,压电陶瓷组底部设置橡胶密封圈和垫块,顶部设置垫圈,锹柄顶部装有多个整流桥的整流模块、超级电容中、稳压模块、充电电池组;所述线圈组、压电陶瓷组通过整流模块连接超级电容中,超级电容中通过稳压模块连接可充电电池组。
当脚踏与套筒一体的踏板时,所述套筒与锹柄相对运动,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组两端产生电动势,线圈闭合回路中产生交替变化的电流,同时,套筒向下滑动时压缩压电陶瓷组,产生交替变化的电流;二者产生的交替变化电流经整流模块整流后以直流电的方式传至超级电容中,再经过稳压模块后,给可充电电池组充电储存电量。
所述锹柄顶部还设置开关和外部功能模块;所述外部功能模块包括照明灯、USB充电接口、MP3、手机收纳盒、求救信号装置、时钟、温度计。
所述压电陶瓷组包含上弹簧压片、下弹簧压片、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位于上弹簧压片与下弹簧压片之间,所述上弹簧压片、压电陶瓷、下弹簧压片之间留有定量的间隙。
所述锹头与锹柄螺纹连接,方便拆卸。
所述锹柄采用自行车的把手形式,把手上设有舒适耐磨材料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采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和压电材料震动生电原理,利用人动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反复生电,绿色环保,解决了野外用电难题,储存的电量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者的使用,外部设置的功能模块也给劳作活动增添了趣味,另一方面,使用锹时,缓冲作用和锹柄的合理设计减轻了用力过猛对使用者造成的冲击损伤和出汗引起的打滑,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4为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双重自发电的多功能户外锹,包括锹头1、套筒2、照明灯3、线圈组4、磁铁组5、垫块6、压电陶瓷7、限位块8、垫块9、导线孔10、稳压电路模块11、超级电容12、时钟13、USB充电口14、开关按钮15、耐磨材料层16、手机收纳盒按钮17、MP3 18、温度计19、电池组20、弹簧21、下簧片22、上簧片23、密封圈24、踏板25、锹柄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