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分离喷射增效的吸收式冷暖空调系统及运行模式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5748.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赖芬;刘明;李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13/00;F25B43/00;F25B41/06;F25B35/00;F25B15/06;F25B4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喷射 增效 吸收 冷暖 空调 系统 运行 模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喷射增效的吸收式冷暖空调系统及运行模式,该系统由发生器、四通换向阀、室内盘管、气液分离器、节流机构、室外盘管、吸收器、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溶液阀、蒸汽喷射器、超音速喷嘴和控制阀所组成;本发明发生器的上端出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连通,室内盘管一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口连通,另一端依次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节流机构、第二气液分离器、室外盘管和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口,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口连通吸收器下端入口;本发明通过四通换向阀切换冷剂水流向实现冷暖空调器的功能;另外,气液分离器将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分离,蒸汽喷射器引射气液分离器中的低压水蒸汽,增加了进入发生器驱动蒸汽的可用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喷射增效的吸收式冷暖空调系统及运行模式。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能源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压缩式制冷消耗了人类使用总能源的近30%,且压缩式制冷采用的制冷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与压缩式制冷相比,吸收式制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为制冷剂,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吸收式制冷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工质对,通过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吸收和释放,产生物质的状态变化,从而伴随吸热和放热过程。吸收式制冷以热能为驱动能源,除了利用锅炉蒸汽、燃料产生的热能外,还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而且整套系统除了必要的泵和阀件外,绝大部分都是换热器,系统运转起来安静,振动小,因此吸收式制冷是符合当今节能和环保两大主题的制冷方式。但吸收式制冷普遍存在系统性能系数较低的问题,系统性能系数低将直接导致制冷效果差,用户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喷射增效的吸收式冷暖空调系统及运行模式,该系统利用蒸汽喷射器从气液分离器中引射低压水蒸汽与驱动热源高压蒸汽混合,实现驱动热源能量总量的增值,进而提高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液分离喷射增效的吸收式冷暖空调系统,由发生器1、四通换向阀2、室内盘管3、第一气液分离器4、节流机构5、第二气液分离器6、室外盘管7、吸收器8、溶液泵9、溶液热交换器10、溶液阀11、蒸汽喷射器12、超音速喷嘴13、第一控制阀14和第二控制阀15所组成;所述发生器1内上部设有第一喷淋管PL1,中部设有超音速喷嘴13,下部设有加热管JR;所述吸收器8内上部设有第二喷淋管PL2,下部设有冷却水管LQ;
所述发生器1上端出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阀口2a连通,室内盘管3一端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阀口2b连通,另一端依次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4、节流机构5、第二气液分离器6、室外盘管7和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阀口2d,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阀口2c连通吸收器8下端入口;吸收器8下端出口通过连接管与溶液泵9、溶液热交换器10及发生器1中的第一喷淋管PL1依次连通;发生器1下端出口通过连接管与溶液热交换器10、溶液阀11及吸收器8中的第二喷淋管PL2依次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4上端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控制阀14及蒸汽喷射器12入口相连通,同时,第一控制阀14还与第二控制阀15相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6上端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控制阀15及蒸汽喷射器12入口相连通;蒸汽喷射器12出口通过连接管与发生器1中的加热管(JR)相连通,同时蒸汽喷射器12出口还与发生器1中的超音速喷嘴13相连通。
所述的发生器1和吸收器8为喷淋式蛇管换热器。
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的作用是通过切换冷剂水的流动方向,决定该系统按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进行。
所述的第一气液分离器4和第二气液分离器6的作用是将节流后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
所述的节流机构5为电子膨胀阀。
所述的蒸汽喷射器12工作在双临界工况。
所述的蒸汽喷射器12的作用是将气液分离器分离得到的低压水蒸汽进行引射升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5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胶水混合装置及其注胶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AB胶混合的胶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