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6602.3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慧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分布式 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子模块电压检测单元、子模块温度检测单元、子模块均衡单元、子模块控制单元、子模块CAN接口单元、总模块电压检测单元、总模块电流检测单元、总模块控制单元、第一总模块CAN接口单元、第二总模块CAN接口单元和DC-DC转换单元;所述子模块电压检测单元采样锂离子电池模块各子模块的电压参数,所述子模块温度检测单元采样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各子模块的温度参数,上述各子模块参数送入所述子模块控制单元的ADC口;所述子模块控制单元对接收的参数进行处理,并发送均衡控制信号给所述子模块均衡单元以均衡控制对应的子模块,所述子模块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子模块CAN接口单元接入第一车载CAN总线,与所述总模块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所述总模块电压检测单元采样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总电压参数,所述总模块电流检测单元采样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总电流参数,上述参数送入所述总模块控制单元的ADC口进行处理;所述总模块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总模块CAN总线接口单元接入所述第一车载CAN总线,与所述子模块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所述总模块控制单元还通过所述第二总模块CAN接口单元接入第二车载CAN总线,与整车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所述DC-DC模块输入车载12V电源,将其转化为+5V和±15V,为系统中的芯片提供工作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电压检测单元包括高压光电隔离开关阵列、跟随器、光电隔离放大器、CPLD、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光电隔离放大器选用线性光电隔离放大器ISO124,所述第一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温度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二~第四电阻、第三和第四电容,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选用热敏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为低温漂精密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均衡单元包括隔离器、场效应管、第二二极管、第五电容和第五~第十电阻,其中所述隔离器选用光电耦合器TLP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模块电压检测单元包括光耦隔离器、第六电容和第十一~第十五电阻,其中所述光耦隔离器选用PhotoMOS光耦继电器AQW2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模块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电流传感器、第一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和第四二极管、第十六~第二十四电阻和第七~第十二电容,其中所述电流传感器选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一和第二运算放大器选用LM2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控制单元选用飞思卡尔的16位单片机MC9S12DG1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模块控制单元选用飞思卡尔的16位单片机MC9S12DP5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CAN接口单元、所述第一总模块CAN接口单元和所述第二总模块CAN接口单元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包括CAN总线收发器、第十三~第十六电容、第二十五和第二十六电阻,其中所述CAN总线收发器选用PCA82C2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单元选用降压芯片LM7805和升压芯片TMS611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慧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慧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6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磷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垂直结构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