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6828.3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俊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1 | 分类号: | H01F41/061 |
代理公司: | 深圳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1 | 代理人: | 林俊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线圈 整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整机,包括有用于出线的出线辊,还包括有用于将出线辊出的线进行缠绕的缠绕装置;缠绕装置包括有盘体,所述盘体正面设有矩形的缠绕块,缠绕块与盘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缝隙;所述在盘体顶面,沿着缠绕块的四个角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线孔组,垂直缠绕块的四个边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二线孔组;第一线孔组和第二线孔组均向下将盘体贯通;每组第一线孔组均由多个插线孔组成,每组第二线孔组也均由插线孔组成;本发明解决了在缠绕的时候,越缠绕内里面的间隙会变小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良品率的同时还解决了缠绕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整机。
背景技术
如专利CN201710452289中所描述,如今无线充电为了提高线圈得到效能以及性能,采用了原始线缆中间具有间隙的扁平线缆来缠绕成一个扁平的线圈;但是目前缠绕该种线圈的时候会遇到在在缠绕时,遇到拐角处时,极容易使得扁平线的间隙变小甚至抵靠在一起,造成线圈报废,而目前都是人工来缠绕,缠绕好后,再用一些工具将粘在一起的间隙进行分开,如此效率低下,而且良品率也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整机,包括有用于出线的出线辊,还包括有用于将出线辊出的线进行缠绕的缠绕装置。
缠绕装置包括有盘体,盘体正面设有矩形的缠绕块,缠绕块与盘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缝隙;在盘体顶面,沿着缠绕块的四个角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线孔组,垂直缠绕块的四个边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二线孔组;第一线孔组和第二线孔组均向下将盘体贯通;每组第一线孔组均由多个插线孔组成,每组第二线孔组也均由插线孔组成;
每一组第一线孔组内的两个相邻插线孔之间的纵向距离与纵向设置的第二线孔组内的两个相邻插线孔之间的纵向距离相同;每一组第一线孔组内的两个相邻插线孔之间的横向距离与横向设置的第二线孔组内的两个相邻插线孔之间的横向距离相同;
在盘体的背面设有一整条的气道结构,气道结构将最内圈的插线孔至最外圈的插线孔依次串联在一起,形成环绕路线;气道结构的内侧一端连接有进气嘴;
所述气道结构包括有气道本体,气道本体由两个竖向设置的侧板以及设于两个侧板之间的横板构成;两个侧板底部还封闭有底板;对应每个插线孔下方设有两个对应的竖板,两个对应的竖板与侧板、横板三者一起形成位于横板上方的第一腔和位于横板下方的第二腔;
两个相邻对应的竖板之间的横板上设有第一气孔,第一腔内设有顶针结构,顶针机构包括有稳定盘,稳定盘底面设有圆柱形的顶针底座,顶针底座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气孔的直径,稳定盘顶面设有柱状隔离针;
第二腔内的两个竖板上均设有第二气孔,第二腔内设有开关机构,开关机构包括有微马达,微马达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开关盘,开关盘包括有径向设置的气道槽,气道槽的截面积大于第二气孔的面积。
其中,所述微马达为伺服电机。
其中,所述底板设有线孔,用于微马达的出线,还包括有贴覆在底板底面的柔性线路板,用于给微马达供电。
其中,还包括有设于盘体底面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有旋转电机以及连接旋转电机动力输出端的旋转架,旋转架与底盘底面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缠绕块的四个角为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解决了在缠绕的时候,越缠绕内里面的间隙会变小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良品率的同时还解决了缠绕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要缠绕成的扁平线圈示意图;
图3是缠绕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俊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俊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电阻值检测开关信号的电路
- 下一篇:一种开关柜数字式温度监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