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6996.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储建华;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爱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12 | 分类号: | H01F2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位移 控制 角度 可调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低压和特低压输变电中,变压器是不可代替的器件,现有的变压器虽然种类较多,但大都设计为特定变压的结构,对于一些特殊的领域,往往需要对变压器进行调节变压,一般的变压器则无法方便的实现,通过电机来控制转动转子轴,来改变定、转子相对电度角,定子为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转子为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以此来连续改变电压的输出大小,实现输入输出电压的变比调节。
而现有技术结构中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通过改变转子轴的转动角度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这种结构的变压器,通常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电压采集器采集后反馈至控制器中,当采集到输出电压达到预设电压时,往往转子轴由于惯性而会继续转动直至停止转动,至此,导致输出电压偏离预设值,对外接电器设备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可调变压器的设计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能够转动,形成一种双转子结构的变压器,通过改变变压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来调整变压器输出电压,同时,通过角位移球栅尺来监测一次绕组的转动角度,从而直接控制一次绕组的转动角度,当一次绕组转动到预设位置附近时,通过调整二次绕组的位置,最终使得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整到位,实现了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本发明解决了可调变压器输出电压易偏离预设电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包括:
变压器本体,其内外周纵向设置有一可旋转的桶形支架,所述桶形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桶形支架上设置有一次绕组,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盖上以一转动底板封闭,所述转动底板的外周与所述桶形支架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中心转动设置有一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绕设有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位于所述二次绕组外周,所述转子轴分别从变压器本体上、下两端中心引出,所述变压器本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导电环,各个导电环之间绝缘设置,其中第一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第一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二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三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一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位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
第二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
第三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所述转子轴底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所述底座上端中心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径不小于所述转动底板外径,所述转子轴下端外周设置有花键结构,所述底座中心上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一齿纹,所述转动底板中心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齿纹,所述花键结构上滑动设置有一联动轴套,所述联动轴套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花键结构滑动配合的内花键,所述联动轴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纹配合的第三齿纹,所述联动轴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纹配合的第四齿纹,所述联动轴套与所述变压器本体或底座选择性联动;
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底板下表面外周设置有内齿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内齿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变压器的控制器连接;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转子轴上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二次绕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爱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爱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6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