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褪色文物显色修复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7001.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道道;郑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C1/00 | 分类号: | C09C1/00;C09C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褪色 文物 显色 修复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褪色文物显色修复剂及其使用方法,显色修复剂由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丙酮溶液按照一定比例组成,其组成和使用简单易行,引入文物体系不破坏文物的原有组织,可以随用随配;以丙酮为溶剂,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溶解在丙酮中,利用丙酮的挥发性实现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文物颜料层的填充,降低褪色文物颜料层的光散射,具有无色无味、具有较高沸点的环境友好型试剂,环保,实现褪色文物颜色的显现,显现操作具有可逆性,显现效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褪色文物显色修复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文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经济和科技等重要历史信息,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不仅是是研究中国古代人文学、社会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凝聚民族精神、促进旅游经济的重要资源。但是,长期受自然环境诸多因素影响,各种形质的文物彩绘发生了触目惊心的严重病害。文物颜色发生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病害类型,不仅直接影响观赏,而且影响文物信息的表达与获取。如不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措施,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将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文物颜色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文物颜料层脱落导致文物颜色缺失,这种文物褪色是永久性的丧失颜色,无法修复;二,文物颜料层颜料变色,指的是受环境因素影响颜料转变为另一种与原来颜料色相完全不同的物质,例如含白色的铅白变为黑色的硫化铅。三,文物颜料层中颜料颜色变浅,它与颜料层颜色亮度增加或饱和度降低有关。针对第三种情况,我们认为文物颜料层颜色变浅或者褪色是其表面光散射增大造成的。大多数文物表面由于外界因素表面附着土绣等颗粒物质,这些颗粒在颜料层表面形成颗粒-空气界面。再者颜料层中胶料等有机组分的降解使得颜料层结构由原来的颜料粒子-胶料界面变为颜料粒子-空气界面。界面结构的改变导致文物颜料层界面折射率增加,引起颜料层光散射增大,最终导致颜料层对光的吸收降低,颜色变浅。通过填充颜料层,降低颜料层光散射可以显现或者增强褪色文物的颜色。
现使用褪色文物显色剂配比复杂,显色剂的制备需要经过共聚反应,需要长时间的加热和回流,其获得方式不低碳也不环保。气味比较刺鼻,有的略微呈现浅黄色,对文物原有颜色具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比简单、有效、稳定的褪色文物显色修复剂及其使用方法,对褪色文物进行无损修复,使用方便,修复效果稳定持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褪色文物显色修复剂,按体积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4份
丙酮 1~10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即得褪色文物显色修复剂。
进一步,按体积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2~4份
丙酮 2~6份。
一种使用显色修复剂修复褪色文物的方法,将配置好的显色修复剂滴在褪色文物颜料层表面,在自然条件下待颜料层表面干燥后,重复进行以上操作至褪色文物颜色显现清晰并且不发生变化,修复过程完成。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作为显色修复剂在褪色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进一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与丙酮混合后作为显色修复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7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