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NG汽车压力能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9426.9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蔡磊;韩逸骁;管延文;刘文斌;余露;林奇;曹艳光;刘泽曦;孙彬;郑莉;喜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1K25/10;H02K7/18;H02K7/1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ng 汽车 压力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NG汽车压力能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透平机(a2),还包括用于与该透平机(a2)相连的永磁同步电机(a3)、涡轮(a4)、空调压缩机(a5)中的至少一者,透平机(a2)用于将CNG中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永磁同步电机(a3)与透平机(a2)可断开式的相连,还与电池组(a6)相连,用于利用机械能发电并将电能储存于电池组(a6)中,或者用于在电能的作用下将储存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本发明结合现有CNG汽车的工作原理及各个组件设置,通过对关键的天然气物流及能量流进行控制,并对该系统中关键组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CNG汽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行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CNG汽车压力能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尤其还能够与冷能综合利用组件相配合,实现CNG汽车压力能及冷能的综合利用。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研发清洁能源汽车,例如天然气汽车(NGV)、电动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其中,以压缩天然气(CNG)汽车为代表的天然气汽车以其低成本、低排放、抑制温室效应和降低对石油依赖度等优点,成为当前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以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等作为汽车新燃料,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方式。CNG汽车的排放比汽油车和柴油车的综合排放污染低约85%,其中碳氧减少约97%,碳氢减少70%~80%,氮氧化物减少30%~40%,颗粒悬浮物减少40%,噪音减少约40%,而且CNG汽车不会产生硫、铅、苯等有害有毒物质。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大气污染和环保压力尤其大,在中国发展低污染的CNG汽车,不仅是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和人们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更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混动汽车也是目前的一个发展热点,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作为辅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原理助动力的“并联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在汽车起步、加速等发动机燃料消耗较大时,用电动马达辅助驱动的方式来降低发动机的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NG汽车压力能综合利用系统,结合现有CNG汽车的工作原理及各个组件设置,通过对该CNG汽车压力能综合利用系统中关键的天然气物流及能量流进行控制,并对该系统中关键组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CNG汽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将CNG汽车与电动马达相结合,同时考虑将CNG的压力能以及冷能进行回收并进行合理利用,在降低汽车能耗的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并且本发明还优选设置冷能综合利用组件与CNG汽车压力能综合利用系统相配合,可以实现CNG汽车压力能及冷能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NG汽车压力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透平机(a2),还包括永磁同步电机(a3)、涡轮(a4)、空调压缩机(a5)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永磁同步电机(a3)、所述涡轮(a4)或所述空调压缩机(a5)均用于与该透平机(a2)相连;
所述透平机(a2)的物流输入端用于与CNG储罐(a1)相连,该透平机(a2)用于对原始CNG进行降压,并将所述原始CNG中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其物流输出端用于输出降压后的CN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9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