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0448.7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倪建军;池国镇;李平;陈子珍;张毓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C10J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烧嘴 气流 气化 点火 开工 投料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气流床气化炉(1)、两个相对布置的一体化开工投料烧嘴(2)和偶数个两两相对布置的投料烧嘴(3);一体化开工投料烧嘴(2)、投料烧嘴(3)均匀布置在气流床气化炉(1)上部同一水平面上,且围绕气流床气化炉(1)呈中心对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烧嘴(3)为2个或4个或6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应用于多烧嘴对撞式气流床气化炉时,所述一体化开工投料烧嘴(2)、投料烧嘴(3)的头部均与气流床气化炉(1)的内壁垂直相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应用于多烧嘴旋风切圆气流床气化炉时,所述一体化开工投料烧嘴(2)、投料烧嘴(3)的头部均与气流床气化炉(1)的内壁斜相交,与气流床气化炉(1)内壁径向方向形成夹角α,投料后在炉膛内形成燃烧切圆(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α为4°;所述燃烧切圆(4)半径r与气流床气化炉(1)内壁半径R的比值r∶R=1∶14.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开工投料烧嘴(2)从头部至尾部依次布置有:第一冷却水入口(2-A1)、第一冷却水出口(2-A2)、第一外氧入口(2-A3)、第一粉煤/水煤浆入口(2-A4)、第一内氧入口(2-A5)、燃料气入口(2-A6)以及点火执行机构(2-A7);从外层至内层依次布置有:第一冷却水外套管(2-B1)、第一冷却水内夹管(2-B2)、第一外氧管(2-B3)、第一粉煤/水煤浆管(2-B4)、第一内氧管(2-B5)、燃料气管(2-B6)、点火杆(2-B7);从外层至内层依次形成了:第一冷却水进入通道(2-C1)、第一冷却水外排通道(2-C2)、第一外氧通道(2-C3)、第一粉煤/水煤浆通道(2-C4)、第一内氧通道(2-C5)、燃料气通道(2-C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烧嘴(3)从头部至尾部依次布置有:第二冷却水入口(3-A1)、第二冷却水出口(3-A2)、第二外氧入口(3-A3)、第二粉煤/水煤浆入口(3-A4)、第二内氧入口(3-A5);从外层至内层依次布置有:第二冷却水外套管(3-B1)、第二冷却水内夹管(3-B2)、第二外氧管(3-B3)、第二粉煤/水煤浆管(3-B4)、第二内氧管(3-B5),并依次形成了:第二冷却水进入通道(3-C1)、第二冷却水外排通道(3-C2)、第二外氧通道(3-C3)、第二粉煤/水煤浆通道(3-C4)、第二内氧通道(3-C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4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