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灵活检测排气歧管气密性的设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0468.4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7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戚海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诺太科测试设备(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 检测 排气 歧管 气密性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灵活检测排气歧管气密性的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检测车、启动器及报警器;所述检测车三面设有多条纵横滑道,所述纵横滑道向内伸出多个夹紧装置,以及带勾爪的密封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及密封装置分别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尾部贯穿纵横滑道,在所述纵横滑道上移动;所述检测车设有自动注水管件及自动输气管件;所述启动器及报警器设置于检测车外侧,通过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检测车底面设有水槽。本发明利用高压压迫渗水的方式检验歧管气密性,可根据所检歧管的不同灵活作出调整,具有检测效果直观明显,对各类汽车排气歧管一机多适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灵活检测排气歧管气密性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是与汽车发动机气缸体相连,将各缸排出的废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带有分歧管路的导管。目前各发动机生产厂商的普遍做法都是将用于净化尾气所用的三元催化器封装在排气歧管内,若排气歧管气密性不良,汽车尾气将不仅仅污染车身,降低汽车排气系统寿命,更严重的是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排气歧管成品完成后均需要经过气密性检验,在现有技术中,可利用辐射探伤设备对排气歧管进行探伤,或者利用封堵支管,加入压缩空气,观察压力变化的做法检测排气歧管气密性。但前者存在辐射伤害风险,且对操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后者受密闭装置位置及数量固定的影响,单台设备一般只能够检验一种气缸数系列的排气歧管气密性,灵活性较差,且不能准确判断出具体泄漏点,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灵活检测排气歧管气密性的设备,该设备不仅能够有效安全地检测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气密性,还能直观标注泄漏点,并且适用于多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的检测,实现了汽车排气歧管在生产过程中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本发明利用高压压迫渗水的方式检验其气密性,操作简单,检漏效果明显,且适用性广,适合各类常见排气歧管气密性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可灵活检测排气歧管气密性的设备,包括检测车、启动器及报警器;所述检测车三面设有多条纵横滑道,所述纵横滑道向内伸出多个夹紧装置,以及带勾爪的密封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及密封装置分别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尾部贯穿纵横滑道,在所述纵横滑道上移动;所述检测车设有自动注水管件及自动输气管件;所述启动器及报警器设置于检测车外侧,通过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检测车底面设有水槽。本发明通过纵横滑道实现夹紧装置及密封装置的移动调整,可对不同类型排气歧管进行装夹及密封,利用高压压迫渗水的方式检验其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级液压油缸和二级液压油缸;所述一级液压油缸与夹紧装置连接,所述二级液压油缸与密封装置连接;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检测车对应两侧面上;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背面上。通过所述一级液压油缸及二级液压油缸推杆的伸缩带动,实现所述夹紧装置及密封装置对待测排气歧管进行夹紧及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纵横滑道分纵向滑道及横向滑道交错相通,所述纵横滑道内设滑轮及电机。所述纵横滑道可通过控制系统,配合所述滑轮及电机的转动,实现动力装置的横向及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支撑挡块、滑槽挡块及密封板;所述二级液压油缸设有一级推杆和二级推杆;所述支撑挡块连接二级液压油缸的一级推杆;所述密封板连接二级液压油缸的二级推杆;所述勾爪的尾部勾连滑槽挡块,爪头弯曲方向与所述二级液压油缸的二级推杆运动方向垂直。所述一级推杆、二级推杆将密封板推出到适合位置,所述勾爪可在滑槽挡块的滑槽上移动,以根据不同排气歧管调整所述勾爪开口大小,所述勾爪的爪头勾住排气歧管支管口侧翼,配合所述密封板夹紧密封排气歧管各支管口。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上固定一层橡胶垫;所述密封板的边沿处开有四道贯穿槽。所述封板与排气歧管夹紧后橡胶垫发生形变,实现密封;用螺钉将所述贯穿槽及排气歧管支口侧翼连接,并上紧螺母,以加强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诺太科测试设备(太仓)有限公司,未经英诺太科测试设备(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0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