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石墨薄膜的电发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1691.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6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14;H05B3/18;H05B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薄膜 弯曲结构 电极 电发热装置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多个基板 上板面 板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石墨薄膜的电发热装置,包括:一下板面;一下电极;一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该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包括:多个基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一上电极,位于该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上;以及一上板面,位于该上电极之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材料,特别是一种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石墨薄膜的点发热装置以及该石墨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近年来能源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在热电转换发电的领域中,基本原理是利用热电材料以及组件之间的温度差,驱动电子移动来进行热能及电能的转换。另外,热电转换发电可进一步结合废热回收技术,将废热当作热电转换发电的热源,从而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常地,具有高导电率的材料通常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而石墨材料是最有望成为热点转换方面的新的突破口,然而目前的石墨材料的应用中,多数却只限于利用其优异的导热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该石墨薄膜可进一步应用于电发热装置中。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石墨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包括:多个基板,任意相邻的两个该基板具有一间距,其中该间距为13~15nm,每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边与一第二边,且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相对应;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交替设置于该基板的两侧,其中第N层基板的该第一边与第N-1 层基板的该第一边以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之一连接,且该第N层基板的该第二边与第N+1层基板的该第二边以该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之一连接,其中该第N层为该基板中的任一层,其中该基板、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该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构成一连续石墨薄膜。
作为优选,其中每一基板、每一第一连接部以及每一第二连接部分别包括单层碳原子或多层碳原子的石墨烯。
作为优选,其中该每一层碳原子的厚度范围为3.1~10nm。
作为优选,其中该基板包括420至450层。
作为优选,其中该基板互相平行。
作为优选,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与该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的形状分别为弧面、曲面、抛物面、尖角面或垂直面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发热装置,包括:一下板面;一下电极,位于该下板面之上;一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位于该下电极之上,该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包括:多个基板,任意相邻的两个基板相隔一间距,其中该间距为13~15nm,每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边与一第二边,且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相对应,其中该基板与该下板面的表面平行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交替设置于该基板的两侧,其中第N层基板的该第一边与第N-1层基板的该第一边以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之一连接,且该第N层基板的该第二边与第N+1 层基板的该第二边以该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之一连接,其中该第N层为该基板中的任一层,其中该基板、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该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构成一连续石墨薄膜;一上电极,位于该具有弯曲结构的石墨薄膜上;以及一上板面,位于该上电极之上。
作为优选,其中该基板的正交方向为热传导方向。
作为优选,其中每一基板、每一第一连接部以及每一第二连接部分别包括单层碳原子或多层碳原子的石墨烯。
作为优选,其中该每一层碳原子的厚度范围为3.1~10nm。
作为优选,其中该基板包括420至450层。
作为优选,其中该基板互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1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