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丁型冠状病毒病三联亚单位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3087.1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9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张磊;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诺威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215 | 分类号: | A61K39/215;A61K39/22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流行性 腹泻 传染性 胃肠炎 猪丁型 冠状病毒 三联 单位 疫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丁型冠状病毒病三联亚单位疫苗,包含有抗原和疫苗佐剂,其中抗原是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72的X33‑PEDV‑S1株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蛋白,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71的X33‑TGEV‑S1株表达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1蛋白,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70的X33‑PDCoV‑S1株表达的猪丁型冠状病毒S1蛋白。本发明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丁型冠状病毒病三联亚单位疫苗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免疫后抗体产生快速且较高抗体滴度维持时间长,疫苗保存期长,免疫剂量小,选用的佐剂易于注射,可一针防治三种主要腹泻相关病毒性疾病,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丁型冠状病毒病三联亚单位疫苗
背景技术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本病对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尤其哺乳仔猪危害最严重,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于1971年首发于英国,1986年我国首次出现该病。自2010年开始,全国猪流行性腹泻呈暴发流行,流行的田间毒株相较2010年前毒株出现了变异,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TGE)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各种年龄的猪只都可以感染,以引起3-10日龄以内仔猪呕吐、严重腹泻、消瘦与高死亡率(通常100%)为特征,发病猪也常表现为急性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或淡绿色或灰白色,有的哺乳仔猪粪便内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带毒猪及其排泄物、乳汁、呕吐物等均为重要传染源,该病全年均可发生,近年来各地呈散发流行。
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属于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Delta冠状病毒,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2014年初,美国俄亥俄州最先报道一种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PDCoV,在当年年底该病已在美国的17个州中流行。随后加拿和韩国也报道检测到了PDCoV,其阳性检出率高达25%。更为重要的是,2014-2016年间中国大陆地区的PDCoV临床检测阳性率高达23.4%,而针对该病尚无对应疫苗。
对于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丁型冠状病毒病的感染,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疫苗免疫预防为主。目前,国外主要是韩国的弱毒苗,国内主要是哈兽研研制的TGE、PED与轮状病毒三联弱毒活疫苗,大北农公司的TGE-PED二联弱毒活疫苗,武汉科前公司的TGE-PED二联灭活疫苗等疫苗,但临床应用效果有限;此外,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在生产中存在散毒风险,弱毒疫苗的过度使用,一方面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的重组变异而使田间病毒流行情况更为复杂化,而使上述几种疾病的净化难度进一步加大,所以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应用对于保障畜牧兽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发现与认识,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丁型冠状病毒病三联亚单位疫苗,抗原成分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丁型冠状病毒等三种病毒各自的抗原蛋白S1,且三种病毒的S1蛋白含量需要分别≥150 μg/ml(头份)。
优选地,本发明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S1蛋白、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1蛋白和猪丁型冠状病毒的S1蛋白的质量比为1:1: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诺威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诺威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