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3507.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11477 | 代理人: | 张俊国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对象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机互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机互动就是人与机器的交互,本质上是指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或者可以理解为人与“含有计算机的机器”的交互。人机互动功能主要由有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人机互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有关设备运行和理解并执行通过人机互动设备传来的有关的各种命令和要求。人机互动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它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虚拟对象输出的第一内容;
确定与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
控制至少一个第二虚拟对象输出所述第二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采集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对所述语音信息进行识别;
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对象输出的第一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预先建立关键词与第二内容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包括:
对所述第一内容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第一内容中是否包括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关键词;
当所述第一内容中包括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关键词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关键词对应的第二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预先建立第一内容与第二内容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包括:
从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当所述第二虚拟对象大于或者等于两个时,建立第二虚拟对象与第二内容的对应关系;
控制至少一个第二虚拟对象输出所述第二内容,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输出顺序控制所述第二虚拟对象输出对应的第二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虚拟对象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虚拟对象输出的第一内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
输出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第二虚拟对象输出所述第二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对所述语音信息进行识别;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对象输出的第一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预先建立关键词与第二内容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内容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第一内容中是否包括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关键词;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内容中包括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关键词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关键词对应的第二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预先建立第一内容与第二内容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查找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三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虚拟对象大于或者等于两个时,建立第二虚拟对象与第二内容的对应关系;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输出子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输出顺序控制所述第二虚拟对象输出对应的第二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第一虚拟对象输出的第一内容,确定与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控制至少一个第二虚拟对象输出第二内容。由于增加了至少一个第二虚拟对象,在第一虚拟对象输出第一内容后,第二虚拟对象还会输出第二内容,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活跃了气氛,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组织培养模型的方法
- 下一篇: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