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通域识别的电子元器件自动计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3838.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陆定红;来启发;范春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2;G06T7/187;G06M1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通 识别 电子元器件 自动 计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连通域识别的电子元器件自动计数方法,属于自动计数领域,主要用于散装电子元器件的计数。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和电子元器件检测行业中,需要对生产或者筛选测试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计数统计。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数是通过人工计数的方法进行,但人工计数任务量大,特别是对于微小的元器件,如器件尺寸为毫米量级的,计数过程中因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人眼长期工作产生疲劳,从而导致计数出现错误,影响交付的合格总数。而在生产和筛选测试时规定了送筛的元器件的数量必须准确,因此,需要一种准确率能够达到100%的自动计数方法,避免人为计数的误差导致筛选器件的数量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基于连通域识别的电子元器件自动计数方法,对计数元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最后采用计数连通域的原理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计数,以解决人工技术方法效率低、计数不准确、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连通域识别的电子元器件自动计数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需要计数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图像采集;
第二,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图像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255,使图像呈现出明显的黑白效果;
第三,通过形态学膨胀的方法对二值化处理的图像进行孔洞填充处理;
第四,形态学开运算对孔洞填充后的图像进行边缘处理;
第五,通过形态学腐蚀的方法对粘连的器件进行分离;
第六,经过形态学腐蚀后,元器件形成的连通域边缘可能形成像素颗粒,采用形态学开运算,使连通域向外扩张,使独立的像素点包含到连通域中,以去除影响计数的干扰颗粒,到此,图像处理完毕;
第七,对处理完毕的图像中的连通域标记,并计数,计数结果输出,即得需要统计的元器件的个数。
在第一步骤中,采集图像时元器件分散放置,相邻两个元器件粘叠面积小于等于单一元器件上表面面积的20%,可以在第五步骤中通过形态学腐蚀的方法对粘连的器件进行分离。去除粘连腐蚀是一种消除边界点,使边界向内部收缩的过程,可以用来消除小且无意义的物体,如果超过了20%,形态学腐蚀的方法将不能粘连的元器件进行分离,导致粘连的多个元器件计数比实际值少,影响计数精度。
在第一步骤中,将元器件置于与元器件本身颜色有一定色差的背景色底布上,保证后续程序的图像处理对元器件的识别度。
第一步骤至第七步骤为程序一键式,即导入图片,启动程序,立刻输出计数结果,其一键式程序如下:依次启动二值化处理模块、形态学膨胀孔洞填充模块、形态学开运算边缘处理模块、形态学腐蚀模块、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干扰模块、目标标记模块、计数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
在第二步骤中,二值化处理主要包括去除不均匀背景、调节灰度对比度和灰度图像二值化过程。
在第三步骤中,由于元器件上的标识等颜色的差异,导致二值化后的图像在颜色差异处出现孔洞的现象,不能满足连通域方法计数的要求。通过形态学膨胀的方法对二值化处理的图像进行孔洞填充处理。
在第四步骤中,孔洞已经消失,图像边缘像素点可能出现毛刺、尖锐夹角等形态,采用形态学开运算,使其边缘变得圆润光滑。
在第六步骤中,经过形态学腐蚀后,元器件形成的连通域边缘可能形成像素颗粒,采用形态学开运算,使连通域向外扩张,使独立的像素点包含到连通域中,以去除影响计数的干扰颗粒。
通过对图像中包含的连通域进行标记并计数,则可以计算出原始图像中元器件的个数。
第一步骤至第七步骤为一键式程序实现,即导入图片,启动程序,立刻输出计数结果,其一键式程序如下:依次启动二值化处理模块、形态学膨胀孔洞填充模块、形态学开运算边缘处理模块、形态学腐蚀模块、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干扰模块、目标标记模块、计数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连通域识别的电子元器件自动计数方法,相比人工计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计数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进行计数,从而极大提高元器件计数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逻辑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态学膨胀孔洞填充后的图像;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态学开运算边缘处理后的图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态学腐蚀处理后的图像;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干扰后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3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