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涝性萱草品种筛选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94262.9 申请日: 2017-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7691128A 公开(公告)日: 2018-02-16
发明(设计)人: 张志国;王婧;尹冬梅;栾东涛;周纯亮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A01G22/00 分类号: A01G22/00;G06F19/24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代理人: 席虹岩,胡晶
地址: 200235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耐涝性 萱草 品种 筛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栽培与植物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涝性萱草品种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萱草属植物(Hemerocallis)隶属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于亚、欧各国,萱草属全世界约有14种,原产我国的有11种,其种质资源丰富,功能广泛,“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市场对其需求不断增加(陈丽飞,董然.《萱草属植物研究进展》.长春: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系,2007,1),在观赏植物方面具有观赏期长,观赏性高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优良的园林观赏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萱草属植物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要求以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为宜。在我国,萱草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每年6~9月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此时是萱草生长期与开花期,尤其梅雨季节持续降雨导致土壤积水后,植株供氧状况恶化对萱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由此产生许多生理障害,影响萱草的生长发育和观赏品质,因此受到6~9月的高温高湿气候制约造成的涝害是萱草生长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目前多采取遮荫,人工进行排水等方式来缓解灾害,但这些方法效果甚微,难以运用于园林绿化中。

减少涝害的主要途径为通过水利设施的建设来降低地下水位以达到排涝降渍,最根本的方法是选育耐涝性较好的品种应用于园林绿化,植物的耐涝能力因不同植物类形、种源、品种而有很大的差异,其实质是基因形差异在表型上的体现,通过建立适宜的耐涝性筛选方法,可以更加有效的选择耐涝基因形品种。

萱草耐涝性鉴定是选育萱草优良品种的基础,诸多学者对萱草的抗性加以研究,但有关于萱草耐涝性方面研究却鲜见报道。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涝性萱草品种筛选方法,针对目前萱草耐涝研究工作在国内空白这一现状,运用外观形态指标,建立一个简单易行、直观的,并能基本上客观地反映萱草耐涝真实状况的耐涝性筛选方法,对萱草不同品种进行鉴定,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萱草耐涝育种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涝性萱草品种筛选方法,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同品种的萱草植株先持续涝处理6天,观察并记录植株的表型变化,包括叶片颜色、叶片形态、淹水处茎的颜色变化;

(2)再正常培育35~40天,观察并记录植株恢复35~40天的形态变化;

(3)依据各指标的等级得分标准对不同品种的萱草在淹水过程中的表型变化和植株恢复35~40天形态变化进行耐涝性评价:

1)萱草耐涝形态筛选指标及指标等级的确定

根据萱草在淹水过程中的表型变化,选择叶片形态,叶片颜色,淹水处茎的颜色变化及植株恢复35~40天形态变化4个指标,根据表1、2、3、4确定的各指标等级定级范围和得分;

表1叶片形态指标定级范围及得分标准

表2叶片颜色指标定级范围及得分标准

表3淹水处茎颜色指标定级范围及得分标准

表4恢复35~40天形态变化指标定级范围及得分标准

2)萱草耐涝等级的确定

在不进行加权处理条件下计算4项指标的总得分后,依据以下筛选方案确定5级制的耐涝等级及命名:

(4)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量,筛选出适用品种的萱草;

优选地,涝处理是将盆栽置于水槽中,保持水面高于盆栽土面5cm。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萱草为叶基生植物,叶片直接从植物基部生长出来,茎与叶为一体,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建立耐涝性体系,直观的反映萱草耐涝真实状况,可从形态上快速筛选出耐涝品种。

2.针对萱草耐涝性研究基础薄弱,萱草耐涝性形态表型变化作出研究,为后续萱草耐涝性机理研究以及品种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3.为以后选育耐性强的品种提供依据,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可优先选用耐涝性强的品种,减少因涝渍灾害造成的植株死亡,增强萱草的观赏品质和绿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不同品种的萱草在应用耐涝性萱草品种筛选方法的外观形态差异。

图2为图1的不同品种萱草的形态涝害指数级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4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