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4481.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7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丁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H02K15/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轴承 卧式 安装 生产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轴承安装生产线装置是轴承装配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机器,其用于将轴承装配于的电机的两端。
电机轴承的安装非同一般,能否正确的安装决定了轴承寿命,更重要的是也决定了电机的运行状况和电机使用寿命,所以积极研究和探索正确的轴承安装工艺,才能更好的发挥滚动轴承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动机的精密度、寿命和性能。
电机企业目前小电机轴承安装靠人与压力工具手动安装,生产效率较低,设计一套自动化安装生产线完成转子双端两轴承的自动安装,减少人员劳动成本,并且保证安装质量要求,本课题的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设计即为研究电机轴承安装的一种自动化工艺和方法,本生产线可以取代人力劳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前景乐观。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准确性好,安全性高的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装置,包括辊道线、两个轴承输送机构、两个轴承安装气缸、定位夹具、升降气缸;所述辊道线的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电机定位座;两个轴承安装气缸对称设置于辊道线的两侧;每个轴承安装气缸的活塞杆上均安装有推送件,且推送件与电机定位座上的电机转轴相对应;每个推送件的内侧均设置有轴承定位座,且轴承定位座与相应的推送件相连;所述定位夹具位于两个轴承安装气缸之间的上方,且可通过升降气缸上下升降;两个轴承输送机构分别位于两个轴承定位座的后侧,且可将轴承输送至相应的轴承定位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输送机构包括料仓、整理盒;所述整理盒的上端具有轴承入口,侧部下端具有轴承出口,轴承定位座位于轴承出口处;所述轴承入口与轴承出口之间具有可供一个轴承从上至下通过的弧形滚道;所述料仓对接于整理盒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为扁平状结构,其内部宽度方向正好可活动地容置一个轴承;所述料仓的底部为斜坡结构,其底部最低处具有轴承出孔,轴承出孔与整理盒上的轴承入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件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推送件与轴承安装气缸的活塞杆同轴布置;其中,推送件的封闭端与轴承安装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开口端正好可供电机定位座上的电机转轴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件的外径小于等于轴承的内圈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定位座具有V型凹槽,V型凹槽沿着辊道线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上正好能置入一个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定位座具有V型槽,V型槽沿着辊道线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上正好能置入一个轴承。
进一步地,还包括由两侧板和一顶板组成的U型支架,U型支架倒扣且横跨于辊道线上,两个轴承安装气缸分别固定于U型支架的两个侧板上,升降气缸固定于U型支架的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盒的轴承出口处设置有挡块,挡块可在挡块气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且向下移动时挡住轴承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装置可实现电机轴承的自动安装,可有效降低装配的错误率,提高装配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准确性好,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整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轴承压入电机轴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辊道线 2、轴承安装气缸 3、定位夹具 4、升降气缸5、U型支架 6、电机定位座 61、V型凹槽 7、轴承定位座 71、V型槽 8、整理盒 81、轴承出口 82、轴承入口 83、弧形滚道 9、料仓10、推送件 11、电机 12、轴承 13、挡块 14、挡块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机轴承卧式安装生产线装置,包括辊道线1、两个轴承输送机构、两个轴承安装气缸2、定位夹具3、升降气缸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4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压力柔性气动压合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螺母垫片自动压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