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γ放射源增强现实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5446.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韦孟伏;党晓军;兰明聪;陈颖;肖洒;张连平;吴伦强;贾建平;何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T3/00;G01T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源 增强 现实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放射源增强现实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现移动未知放射源的准确定位和跟踪以及放射源的实时显示等问题。该系统包括:闪烁体探测器,采用离散方式分布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配置至少4个;摄像机,设置在该空间区域边缘处、用于对该空间进行视频图像拍摄;工控机,分别与闪烁体探测器和摄像机连接,用于采集闪烁体探测器探测的计数率和能谱,实现放射源的核素识别、定位、表面剂量率计算;终端机,与工控机连接,用于三维定位坐标和二维视频图像坐标转换,放射源图标与视频图像融合,存储显示视频图像和放射源参数。本发明具有放射源准确定位、核素识别、表面剂量率计算、连续跟踪、直观实时图像显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γ放射源增强现实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作为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核能裂变释放的能量巨大,核能反应过程无空气污染物产生,已逐步用于发电、潜艇等领域。但是,核能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放射辐射、放射性废料处理等,给社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困扰。由于其放射源辐射将影响电子、通讯正常工作,因此,在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在港口、航空、铁路等领域严禁携带放射物品。更有甚者,违法携带放射源,在重要场所制造骚乱,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因此,在港口、航空、铁路等领域设置安检机以检查违禁物品,但是只能是所检物品通过安检机才能发现,无法实现自动准确定位和跟踪的放射源。目前,放射源采用的定位一般可分为已知放射源的监控、定位和跟踪,另一类即是未知源的探测定位;如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56795.2,名称为“一种对放射源自动监管及实时监控的方法和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该方法通过在放射源上安装固化有源档案信息的定位终端,通过前段阅读读取源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GPS定位等技术定位,此方法显然不适用于重要安全监管区域对未知的放射源进行定位,GPS定位误差较大,而且,无线传输容易受到放射干扰。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10592818.7,名称为“一种放射源定位方法及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采用移动通讯终端对未知放射源进行探测,但是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移动移动通讯终端精度较低,不能实现准确定位,第二,无法实现实时跟踪,尤其在交通运输安检监控领域,放射源携带者是在不停移动。
综上,急需对未知移动放射源准确定位、自动跟踪以及直观显示进行研发,实现提前预判放射源的类别、位置和强度,建立自动、实时、直观的监测预警和放射源增强现实能力,可高效、准确的发现在交通运输出入口、大型会议、重大赛事等重要场所非法放射源活动事件,为事件后续应急响应提供保障,降低非法放射物质在人群密集区域的安全风险,使放射源得到有效的监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γ放射源增强现实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现移动未知放射源的准确定位和跟踪,以及放射源的增强现实功能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γ放射源增强现实系统,主要包括:
闪烁体探测器,配置至少4个且采用离散方式分布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
摄像机,设置在该空间区域边缘处、用于对该空间内进行视频图像拍摄;
工控机,分别与闪烁体探测器和摄像机连接,用于采集闪烁体探测器探测的计数率C和能谱,放射源的核素识别和定位,以及视频图像坐标转换;
终端机,与工控机连接,用于三维定位坐标和二维视频图像坐标转换,放射源图标与视频图像融合,存储显示视频图像和放射源参数。
该γ放射源增强现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