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5456.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潘阿志;何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5/00;D03D1/00;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紫外线 纱线 里层 涤纶短纤维 经线纬线 制作工艺 面料 纬纱 天然桑蚕丝 紫外线屏蔽 均匀设置 陶瓷微粉 交织点 聚合体 编制 聚酯 掺入 纺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及其制作工艺,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天然桑蚕丝纱线经过经线纬线相互编制而成,所述里层由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经过经线纬线相互编制而成,所述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由陶瓷微粉掺入聚酯聚合体纺丝而成,其中,所述表层和里层由连接纬纱通过均匀设置的交织点连接。本发明使其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屏蔽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宋锦面料的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衣物通常是在面料层上加上一层防紫外线层,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但该结构会增加面料的厚度,且其防紫外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达不到更高的紫外线屏蔽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及其制作工艺,以达到使其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屏蔽率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天然桑蚕丝纱线经过经线纬线相互编制而成,所述里层由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经过经线纬线相互编制而成,所述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由陶瓷微粉掺入聚酯聚合体纺丝而成,其中,所述表层和里层由连接纬纱通过均匀设置的交织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中设置有紫外线隔离因子。
优选的,所述表层的经线或所述连接纬纱的纱支范围为10S/2-40S/2。
优选的,所述表层的经线或所述连接纬纱的纱支范围为250D-1000D。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陶瓷微粉掺入聚酯聚合体纺丝,纺丝后将得到的涤纶短纤放入用量为20 g/L的紫外线吸收整理剂SC-66中浸渍40 min,浸渍温度为60℃,再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95℃,烘干时间20 min,再将其与真丝采取宋锦工艺织造,得到具有防紫外线的纺织织物,经过经线纬线的相互编制,得到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及其制作工艺,通过将陶瓷微粉掺入聚酯聚合体纺丝而成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再有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经过线纬线相互编制而成里层,形成具有防紫外线的面料,不仅可以减少额外增加的防紫外线层,还使其具有较强的紫外线屏蔽率,可达到98%,且该面料无毒、无味、功能性持久、对皮肤无刺激,是集功能性、保健性、舒适性为一体的纺织原料,再利用宋锦工艺将其织造,面料具有再生利用价值,使面料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宋锦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天然桑蚕丝纱线经过经线纬线相互编制而成,所述里层由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经过经线纬线相互编制而成,所述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由陶瓷微粉掺入聚酯聚合体纺丝而成,其中,所述表层和里层由连接纬纱通过均匀设置的交织点连接,所述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纱线中设置有紫外线隔离因子,所述表层的经线或所述连接纬纱的纱支范围为10S/2-40S/2,或者,所述表层的经线或所述连接纬纱的纱支范围为250D-1000D。
防紫外线涤纶短纤维可纯纺或者与棉、麻等纤维混纺,适用于生产各类机织、针织服饰面料,可制作各种防紫外线服装面料,如帽子、帐篷、遮阳伞、窗帘等等,织造性能良好,织物风格独特、手感舒适。夏天野外作业时间长的人,如军人、交通警察、地质人员、建筑工人等等穿上这种面料制成的衣物,就可以防紫外线穿透。用其制成的汽车内饰布可减轻褪色,延长因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老化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