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5889.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郭诚;刘伟;张宁;吴志刚;徐盛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2/06;C08F228/02;C08F220/06;C08F218/08;C08F220/56;C08F220/58;C08F222/20;C08F4/40;C08F2/38;C04B24/16;C04B24/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羧酸减水剂 共聚单体 链转移剂 预设 不饱和聚乙二醇醚 合成 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剂 环状聚醚酯 混凝土粘度 低分子量 混合物 共聚合 还原剂 滴加 熟化 水中 配制 混凝土 溶解 中和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不饱和聚乙二醇醚溶解于水中,加入低分子量环状聚醚酯、氧化剂、预设第一数量的一部分共聚单体和预设第二数量的一部分链转移剂,进行搅拌使得混合物混合均匀;滴加还原剂、剩余的链转移剂和剩余的共聚单体,使得发生共聚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及熟化,得到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本发明可以使得所得到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明显的降低混凝土粘度的效果,使得使用上述聚羧酸减水剂配制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较低的粘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推进,砂、石等资源日趋紧张,导致混凝土骨料的品质逐渐下降,机制砂、人工砂等替代品被大量使用。而且,为了节约成本,同时处理废料,水泥中各种掺合料的使用也在增多,这导致了新拌混凝土的粘度大大增加,以至于难以施工和泵送。
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始大量使用聚羧酸减水剂,其具有很高减水率及各种优异的性能。但同时,由于用水量的降低,也加剧了混凝土的粘度升高现象。
近年来,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使用引气、复配等手段来缓解上述混凝土的粘度升高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上述现有技术的性能并不稳定,同时又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其他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从而可以使得所得到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明显的降低混凝土粘度的效果,使得使用上述聚羧酸减水剂配制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较低的粘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不饱和聚乙二醇醚溶解于水中,加入低分子量环状聚醚酯、氧化剂、预设第一数量的一部分共聚单体和预设第二数量的一部分链转移剂,进行搅拌使得混合物混合均匀;
滴加还原剂、剩余的链转移剂和剩余的共聚单体,使得发生共聚合;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及熟化,得到聚羧酸减水剂。
较佳的,所述不饱和聚乙二醇醚为:
异戊烯聚乙二醇醚、烯丙基聚乙二醇醚或丁烯基聚乙二醇醚。
较佳的,所述低分子量环状聚醚酯为不饱和二元羧酸或不饱和二元羧酸酐与低分子量聚乙二醇的双酯化产物。
较佳的,所述低分子量环状聚醚酯的分子式为:
其中,n为聚乙二醇的聚合度-1,为大于2且小于30的自然数;R1和 R2为碳原子数不超过2的一价烃基;R1和R2相同或不同。
较佳的,所述低分子量环状聚醚酯为:
马来酸-聚乙二醇酯、顺戊烯二酸-聚乙二醇酯、顺己烯二酸-聚乙二醇酯,亚甲基丁二酸-聚乙二醇酯、乙烯基丁二酸-聚乙二醇酯、烯丙基丁二酸-聚乙二醇酯、亚甲基戊二酸-聚乙二醇酯、乙烯基戊二酸-聚乙二醇酯或烯丙基戊二酸-聚乙二醇酯。
较佳的,所述低分子量环状聚醚酯与不饱和聚乙二醇醚的质量比为5~30%。
较佳的,所述共聚单体为碳原子数不大于6的不饱和羧酸或羧酸酐。
较佳的,所述共聚单体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富马酸、丁烯酸、乙酸乙烯酯和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较佳的,所述预设第一数量为在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共聚单体的5~30%。
较佳的,所述氧化剂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5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