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的柔性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6376.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俊;王立峰;黄庆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4 | 分类号: | G01L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陆涛 |
地址: | 21009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柔性 无源 无线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的柔性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与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柔软性与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压力传感器,大多以硅或陶瓷为衬底,硬度很高,适用于传统的手机、汽车的电子产品,却不能适应满足医疗健康市场对柔软性与舒适性的要求。少数柔性压力传感器,却大多需要电路连接,在许多应用场合下极为不便。
无线传感器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收发,其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的收发来传输信号,其传输距离较长,但必须携带电源,发展受到限制,且因其电路结构复杂难以做成全柔性传感器。另一种是电感近场耦合,这种方法通常利用LC并联谐振回路,利用敏感电容随外界参数变化,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发生改变,通过外界读数线圈直接测得谐振频率即可得到待测参量。与前者相比,LC式无线传感器无需电源,使用寿命不受限制,同时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以根据需求设计成柔性或非柔性器件,充分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柔性材料制成、结构简单、灵敏度与可靠性高的压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柔性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线圈电极,位于线圈电极之间的介质层与位于线圈电极之外的封装层,线圈电极、介质层与封装层采用绝缘柔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的线圈电极为带有平板电极的螺旋电感,上下平板电极之间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感并联形成LC谐振电路;所述的介质层内表面经微处理设有对应的凸起结构。
其中,所述的介质层包含上下对应的两层,其经过微处理的内表面凸起结构相向贴合。介质层对应层上微处理设置的凸起结构为微米尺度的金字塔阵列;所述的金字塔凸起结构的尺寸为10-100um。
其中,所述的封装层厚度为10-100um。
一种高灵敏度的柔性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步骤如下:
(1)取一块硅基片,通过各向异性湿法刻蚀出凸起结构凹槽阵列,其间距为10-100um;
(2)将预先调配的热塑性树脂溶液涂覆到硅衬底表面并固化制成介质层,介质层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
(3)通过印刷技术将线圈电极印刷到介质层的上表面,印刷浆料包括导电的银浆、铜浆、碳浆;
(4)在线圈电极上表面在涂覆一层封装材料并固化,封装材料将线圈电极覆盖制作成封装层,封装层材料包括聚酰胺纤维P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
(5)移除硅衬底,取下介质-电极-封装层聚合结构;
(6)取两块步骤(5)制得的聚合结构相向对准并键合,其中含有凸起结构的介质层在内,封装层在外;获得最终的压力传感器。
工作原理:当本发明传感器受到外界压力时,介质层内表面的对应的凸起结构,金字塔阵列发生形变,引起两线圈电极之间的间距变化,等效并联电容随之改变,进而引起LC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频率偏移量可通过外界读数线圈直接读出,不需要引线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的柔性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所用材料皆为柔性材料,通过介质层内表面的对应的凸起结构的形变使电容改变,适用于多种对传感器柔软性有要求的场合,如伤口检测、食品包装等。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与可靠性高,无需通过电气连接即可读取数据等优势,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等效电路图;
图中1为线圈电极、2为介质层、3为封装层、4为硅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柔性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对传感器进行标定,确定传感器所受压力与LC谐振器的谐振峰偏移之间的对应关系。标定完成后,将传感器置于所需要的应用场景内,如人体皮肤表面、食品包装袋内等,通过读数线圈测出谐振频率变化偏移,即可得出其所受压力变化。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6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