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负载的含硫铱基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7621.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丁云杰;冯四全;宋宪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46 | 分类号: | B01J23/46;B01J23/60;B01J23/63;B01J23/656;B01J27/045;B01J37/02;B01J37/08;B01J37/20;C07C67/36;C07C6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负载 含硫铱基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活性炭负载的含硫铱基催化剂在甲醇气相羰基化制备乙酸、乙酸甲酯或其混合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80~280℃,反应压力0.5~6.5MPa;反应液体体积空速为0.1~15h-1,CO和甲醇的摩尔比为0.25~2:1;H2和CO的体积比为0.05~2:1,产物中乙酸甲酯为所需的主产物;反应器中需要加入助催化剂碘甲烷,加入量为甲醇的5~50.0wt%;
所述的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硫和助催化剂、以及载体四部分组成;
主催化剂为铱的硫化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助催化剂为钌、锰、锌、镧、锂、铈、镨、钕、钐、钆、钬、镱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载体为椰壳炭或杏壳炭中的一种或二种;
铱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01~5.0wt%;助催化剂中金属和铱的原子比为0.1~15:1,硫和铱的原子比为0.5~10:1;
所述的催化剂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还原活化,在合成气中活化温度为200~450℃,时间为1~4h,合成气为CO与H2摩尔比为1~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助催化剂为钌、锰、锌、镧、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铱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1~3.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铱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5~2.0 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载体为椰壳活性炭或杏壳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两种,椰壳炭的比表面积为500~1100m2/g,椰壳炭的平均孔径为1~200nm;
杏壳炭的比表面积为600~1200m2/g,杏壳炭的平均孔径为1~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椰壳炭的比表面积为550~900m2/g,椰壳炭的平均孔径为1~100nm;
杏壳炭的比表面积为650~1000m2/g,杏壳炭的平均孔径为1~100nm。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先制备活性炭负载的含有助剂的铱基催化剂,再用硫源硫化;
活性炭负载的含有助剂的铱基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为:在酸的作用下,将铱前驱体、助催化剂的前驱体,溶解于水、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或二种溶剂中;然后将载体浸渍于混合前驱体溶液中,浸渍2~6h,再在60~100℃烘箱中烘干溶剂,再升高至100~120℃烘干6~8h,再移至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保护下250~400℃焙烧1~4h,最后再进行液相或气相硫化;
其硫化的一种方式为气相硫化:
先制备活性炭负载的含有助剂的铱基催化剂,然后在管式炉中用H2先还原,再切换H2S硫化,或者在管式炉中直接用H2和H2S的混合气还原硫化,硫化的温度为200~400℃,硫化时间为1~6h;
或,硫化的方式之二为液相硫化:
先制备含有硫源的前驱体溶液,所述的硫源为硫化氢、硫化铵、硫化钠、硫化钾、硫脲或硫代乙酰胺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含有硫源的前躯体溶液中硫的质量分数为1~15%;再将制备好的活性炭负载的含有助剂的铱基催化剂浸渍其中,熟化反应1~6h后,80~120℃烘干,然后再进行干燥焙烧,焙烧温度200~600℃,焙烧时间1~6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液相硫化时,干燥焙烧,焙烧温度250~450℃,焙烧时间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76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