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及除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7792.9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珊;许子娴;黄梁钦;崔康杰;袁伶;冯国增;许津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8)、防爆电机(6)、液体循环回路以及气体循环回路,所述液体循环回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8)上的出水口(14)以及与所述出水口(14)依顺序连通的第四调节阀(11)、水泵(7)、换热器(22)和喷淋头(4),所述气体循环回路包括依顺序连通风机(1)、第一调节阀(2)、设置在所述箱体(8)一侧的进气口(13)、设置在所述箱体(8)另一侧的出气口(16)以及氨气浓度检测设备(15),所述氨气浓度检测设备(15)的出口还通过设有第五调节阀(20)的管路与所述风机(1)的吸风口连通,所述氨气浓度检测设备(15)的出口还设有所述第六调节阀(21)直通大气,所述喷淋头(4)设置在所述箱体(8)内的顶部,所述喷淋头(4)的下方设置有塑料网(12),所述箱体(8)底部设置有进水口(17)和排水口(18),所述进水口(17)安装有第二调节阀(9),所述排水口(18)依次安装有氨水浓度检验设备(19)和第三调节阀(10),所述塑料网(12)的中部设置有旋转驱动轴,所述防爆电机(6)与所述塑料网(12)的旋转驱动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的顶部还设有所述安全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3)和所述出气口(16)以所述塑料网(12)为参照对角设置,所述出气口(1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网(12)的目数为10~5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电机(6)的转速为200~40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4)为花洒装,其孔密度为5~15PPI。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所述的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的除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开启所述第二调节阀(9)通过所述进水口(17)向所述箱体(8)内注入软水;
第二步:当软水量达到所设定水量时,即注水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14)并低于所述出气口(16),关闭所述第二调节阀(9);
第三步:将需要净化的含有氨气的管路连通所述风机(1)的吸风口或者将所述风机(1)置于含有氨气的环境中;
第四步:开启所述第四调节阀(11)、水泵(7)、换热器(22)和防爆电机(6),所述箱体(8)内的软水在所述水泵(7)的作用下,经所述换热器(22)进入所述喷淋头(4)被喷淋在所述塑料网(12)上形成液膜;
第五步:开启所述风机(1)和所述第一调节阀(2),气体在所述风机(1)的作用下通过所述进气口(13)进入所述箱体(8),其中绝大多数氨气被所述塑料网(12)上的液膜吸收,形成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所述箱体(8)底部;
第六步:然后气体从所述出气口(16)排出进入所述氨气浓度检测设备(15),经所述氨气浓度检测设备(15)检测,当气体中氨气浓度高于限定值,则开启所述第五调节阀(20),气体通入所述风机(1)再次进入所述箱体(8)进行净化,当气体中氨气浓度低于限定值,则开启所述第六调节阀(21)排入大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的除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2)的开口大小调节除氨的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的除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第四调节阀(11)的开口大小调节液体的循环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超重力除氨装置的除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氨水浓度检测设备(19)实时监测所述箱体(8)内液体的氨浓度,随着液体循环次数增加,当氨浓度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氨水浓度检测设备(19)控制所述第三调节阀(10)开启,将所述箱体(8)内的液体排出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77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贫吸收剂再生方法
- 下一篇:新型膜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