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模组漏焊检测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9012.4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南;宋晓强;覃礼瑞;韩松;曾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模组 检测 方法 以及 装置 | ||
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漏焊检测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装置,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组成,多个电芯通过多个连接件对应连接,其中,检测方法包括:向所述电池模组进行脉冲放电;分别采集多个连接件上的电压,根据多个连接件上的电压计算得到采样值;将采样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采样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电池模组存在漏焊,记录漏焊位置并发出报警信号。可快速又精确地确定电池模组中的漏焊位置,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漏焊检测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各领域对锂电池电源系统的能量等级和电压等级也在逐步提高,目前锂电池电源系统均具有成组特性,电池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为由若干个电池模组串联构成的电池组,每个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组成,电芯为单个电池,例如使用锂电池。电池模组是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系统的寿命和安全。现有技术的锂离子电池模组是通过将锂离子电池使用连接片进行焊接组成的,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存在漏下没有焊接的点,造成漏焊,漏焊会使极片与极柱有效接触面积变小,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系统的一致性变差,从而影响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
现有技术通过温度变化检测电池模组是否发生漏焊,使用温感探头测试焊点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由于温度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制约,在测试过程中温度检测设备温度波动影响测试精准度,且短时间内温升不明显,会降低测试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组漏焊检测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装置,可快速又精确地确定电池模组中的漏焊位置,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漏焊检测的检测方法,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组成,所述多个电芯通过多个连接件对应相连,其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向所述电池模组进行脉冲放电;采集所述多个连接件上的电压,根据所述多个连接件上的电压计算得到采样值;将所述采样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采样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电池模组存在漏焊,记录漏焊位置并发出报警信号。
优选地,当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串并联组成时,根据所述多个连接件上的电压计算得到采样值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多个连接件的电压和;获取所述多个连接件中的最小电压;根据所述电压和与所述最小电压得到平均电压;根据所述平均电压与所述最小电压得到所述采样值。
优选地,当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串联组成时,根据所述多个连接件上的电压计算得到采样值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多个连接件的电压和;获取所述多个连接件中的最大电压;根据所述电压和与所述最大电压得到平均电压;根据所述平均电压与所述最大电压得到所述采样值。
优选地,所述漏焊位置为所述最小电压对应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漏焊位置为所述最大电压对应的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模组漏焊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组成,所述多个电芯通过多个连接件对应相连,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脉冲放电单元,与所述电池模组相连,向所述电池模组进行脉冲放电;电压采集单元,与所述多个连接件相连,用于采集所述多个连接件上的电压;处理单元,与所述电压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压采集单元采集的电压,根据所述电压得到采样值;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采样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存在漏焊。
优选地,当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串并联组成时,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公式ΔV={(Vsum-Vmin)/(n-1)}-Vmin得到所述采样值,其中,Vsum表示所述多个连接件的电压之和,Vmin表示所述多个连接件中的最小电压,n表示所述电芯的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