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99190.7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焦国平;齐继业;方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3/02;C08L83/04;C08L23/14;C08L23/08;C08L23/00;C08L67/04;C08L1/04;C08K13/02;C08K5/11;C08K5/12;C08K3/36;B29C4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纳米 纤维 聚丙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具体由如下组分制得:聚丙烯材料74-86份、改性树脂10-15份、聚烯烃弹性体10-15份、硅酮爽滑剂2-4份、纳米纤维7-13份、紫外吸收剂0.5-1.5份、紫外稳定剂1-2份,硅酮爽滑剂的分子量在80-120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具体由如下组分制得:聚丙烯材料74份、改性树脂10份、聚烯烃弹性体10份、硅酮爽滑剂2份、纳米纤维7份、紫外吸收剂0.5份、紫外稳定剂1份,硅酮爽滑剂的分子量在80-120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具体由如下组分制得:聚丙烯材料86份、改性树脂15份、聚烯烃弹性体15份、硅酮爽滑剂4份、纳米纤维13份、紫外吸收剂1.5份、紫外稳定剂2份,硅酮爽滑剂的分子量在80-120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具体由如下组分制得:聚丙烯材料80份、改性树脂13份、聚烯烃弹性体13份、硅酮爽滑剂3份、纳米纤维10份、紫外吸收剂1份、紫外稳定剂1.5份,硅酮爽滑剂的分子量在80-120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丙烯材料的粒径为2-20μm,分子量为25-40万。
6.所述聚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树脂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延聚丙烯膜的厚度在25-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乳酸酯45-55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2-4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4份、纳米二氧化硅2-4份、微晶纤维素2-8份;
所述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1)在冰浴下,将微晶纤维素,缓慢加入质量分数60%的硫酸,并不断搅拌,使微晶纤维素充分分散开;
(2)将聚乳酸酯配制成聚乳酸酯溶液,按顺序将聚乳酸酯溶液、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纳米二氧化硅加入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步骤(1)制得的微晶纤维素,然后置于45℃的恒温水浴中水解2-3h,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静止,分层后,进行离心处理3次,得悬浮液,将悬浮液进行透析与超声处理,即得。
9.一种添加纳米纤维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材料、改性树脂、聚烯烃弹性体、硅酮爽滑剂、纳米纤维、紫外吸收剂0.5-1.5份、紫外稳定剂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挤出,转速275-500rpm,加热温度160-200℃,对挤出料造粒,得塑胶颗粒;
(2)采用流延法将步骤(1)得到的塑胶颗粒制成薄膜,制膜温度210-235℃,同时发泡剂分局,使薄膜中出现微小气泡;
(3)将经过步骤(2)得到的流延膜进行单向拉伸,拉伸温度60-90℃,拉伸比例为1.5-3.0,拉伸速度为80-120mm/min,拉伸后定型20-30min,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1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