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倾斜薄储层中水平井轨迹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9588.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6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窦松江;温爱国;窦煜;宋顺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47/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3002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薄储层中 水平 轨迹 地质 导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薄储层中水平井轨迹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主要利用水平井视厚度与真厚度的理论计算,指导倾斜储层水平井正常钻进。通过执行下列操作步骤,可以实现水平井钻探,具体方法步骤为:1)基础资料分析,地震、地质、测井、录井、钻井及生产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2)顺向储层中视厚度与真厚度计算;3)逆向储层中视厚度与真厚度计算;4)针对不同倾向储层采取主要对策,保障水平井正常钻进。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开发区块中的地质、录井、钻井信息,且具有考虑因素全面,操作简单,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特点,能够保障水平井有效钻探,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轨迹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具体为一种倾斜薄储层中水平井轨迹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土地及环境保护的重视,许多新老油气田逐步采用定向钻井开发,对于城市、滩涂、沙漠、海洋等难开发油气藏,逐步采用大斜度定向或水平井开发;大斜度定向井最大井斜角通常在46°-85°,水平井的井斜角在86°-120°;实施定向钻探开发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难题,特别是当储层中的储层倾斜时,定向钻井所钻遇的储层厚度与真实储层中的储层厚度存在一定误差,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校正,对于厚度薄、储层倾角变化较大的储层(或油层),储层厚度的误差往往导致对地下油藏的错误认识,造成新钻水平井的水平段油层的钻遇率低,甚至是钻探失误;如何采取某些方法,校正好储层的真实厚度,对合理认识油藏、精准水平井地质导向、提高储层中油层钻遇率及有效开发油田提供依据。
地质导向技术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于钻井与测井工具的范畴,自90年代以来,国外Anadrill、Halliburton、Baker Hughes、INTEQ及Statoil公司相继研制出了各自的钻井地质导向工具,主要是利用随钻测量工具,把地下数据传输到地面,辅助水平井钻探;90年代末期国内的中油地质录井公司、北京石油勘探院、中海油等单位开始引进、消化及自主研发地质导向工具,国内专家(苏义脑等,1996;林广辉等,2000;)论述了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及其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二是随钻地质导向地质评价方法建立,特别是如何将随钻工具与地质认识相结合,指导水平井的有效钻探,不断提高油层钻遇率,国内学者(许磊,2002;荣延善,2003;岳志鹏,2005;蒋林军,2005;)重点对地质导向工具在油藏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评价;(刘岩松等,2007;窦松江等,2009)等学者对储层的倾角进行估算评价,但未系统建立水平井的视厚度与真厚度理论计算方法,同时也未对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做出评价。
目前国内外对倾斜储层的储层中,钻头从顶部钻出类型分析与报道较为少见,在随钻跟踪过程中,对于水平储层水平井钻进相对容易判定及跟踪,但对于倾斜且储层较薄目标层位相对较难,井眼轨迹通常呈现从储层的顶部或从储层底部钻出两种类型,对于钻井轨迹从储层底部钻出类型,实施过程中易操作,地质风险小,各种参数求取相对简便;而轨迹从储层顶部钻出,国内外对该类型的分析与评价较为少,也缺乏相应理论计算模型。
综上所述,目前尚无系统建立倾斜储层水平井轨迹顺向、逆向钻进中,视厚度与真厚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合理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倾斜薄储层中水平井轨迹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解决在顺向、逆向储层中水平段油层钻遇率低的难题,通过对钻进过程中视厚度及真厚度有效评价,对水平井钻探提前提出预警,为新老油田高效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倾斜薄储层中水平井轨迹的随钻地质导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基础资料分析,地震、地质、测井、录井、钻井及生产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
步骤B:顺向储层中视厚度与真厚度计算;
步骤C:逆向储层中视厚度与真厚度计算;
步骤D:针对不同倾向储层采取主要对策,保障水平井正常钻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