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0312.X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晶;陈庆丰;张明;赵玉如;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断面 隧道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支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步提高,公路隧道中,传统的单洞两车道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全国各地为适应多车道高速公路的建设,目前已建成多个大断面隧道。单洞四车道特大断面大跨度隧道的结构受力非常复杂、同时具有多样化的施工方法。隧洞开挖与支护实质是岩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开挖与支护的参数要根据隧洞的尺寸、形状、受力、衬砌刚度、围岩特点、开挖顺序等确定。超大变断面隧道围岩所受压力较大,由于施工期间转换工序多,同时开挖隧道会多次扰动围岩,因此围岩和隧道极易出现失稳及结构破坏现象。而现有的隧道支护结构,不利于超大隧道的快速、稳定支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为超大变断面隧道提供一种快速、稳定的支护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包括隧道、顶部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所述隧道的两侧均设置有小型隧道,所述小型隧道的内部安置有水泥墩,所述顶部支撑板位于隧道的顶部,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泥墩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位于隧道的底部,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泥墩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板和所述底部支撑板之间安装有若干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板和所述底部支撑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钢架,所述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灌浆口,所述内腔内通过灌浆口灌装有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凝固后与所述钢架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泥墩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架由若干矩形钢圈和若干长钢条通过钢丝扎接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钢圈的高度与所述内腔的高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部支撑板和所述底部支撑板均使用柔性板制成。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隧道的两端设置有水泥墩作为支撑底座,上下支撑板均支承于小型隧道内部的水泥墩,为隧道上下部结构提供稳定基础,解决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支护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上下支撑板之间支承有若干支撑架,解决支撑板前期刚性不足,容易形变的问题;支撑板内设置有钢架结构,向其内部填充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凝固后与钢架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增加支撑板的硬度和刚性,使上下支撑板和水泥墩形成稳固的隧道支护结构。本发明支护速度块、结构稳定、施工速度快,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下支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钢架的侧视图;
图中:1、隧道;2、顶部支撑板;3、底部支撑板;4、支撑架;5、小型隧道;6、水泥墩;7、内腔;8、钢架;9、矩形钢圈;10、长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包括隧道1、顶部支撑板2和底部支撑板3,隧道1的两侧均设置有小型隧道5,小型隧道5的内部安置有水泥墩6,顶部支撑板2位于隧道1的顶部,顶部支撑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泥墩6的顶部固定连接,底部支撑板3位于隧道1的底部,底部支撑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泥墩6的底部固定连接,顶部支撑板2和底部支撑板3之间安装有若干支撑架4,顶部支撑板2和底部支撑板3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腔7,内腔7的内部安装有钢架8,内腔7的一侧设置有灌浆口,内腔7内通过灌浆口灌装有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凝固后与钢架8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