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塑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0440.4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吴国华;陈安涛;刘文才;魏广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3;C22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铸造 合金 塑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塑性的方法,包括在所述铸造铝锂合金的铸造过程中添加能够与铝形成结构为L12型的Al3M粒子的合金元素;所述合金元素包括Zr、Sc、Er和Yb中的至少两种。通过在铸造铝锂合金中联合添加能够与铝形成结构为L12型的Al3M粒子的合金元素,能显著细化合金铸态组织,还能促进合金在固溶过程中析出共格Al3M粒子,最终提高铸造铝锂合金中复合粒子Al3(M,Li)的析出密度,从而提高合金塑性。本发明还进一步对铸造铝锂合金,采取固溶前的低温短时“预时效”处理,能进一步提高合金基体中Al3M粒子的数量,提高合金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塑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联合添加能与铝形成结构为L12型的Al3M粒子的合金元素的合金化方法及一种热处理工艺,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铝中每添加1wt%Li能使合金密度降低3%,刚度提高6%,因此,铝锂合金具备密度低、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铝锂合金除上述特性外还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制备形状复杂的构件,同时相比变形合金而言,铸造铝锂合金中可添加的Li含量范围宽,减重效果和刚度优势更为明显,非常适合导弹舱体和鱼雷壳体等构件对材料低密度和高刚度的需求。因此,开展铸造铝锂合金的研究意义重大。
然而,铸造铝锂合金的强化主要来源于Al3Li颗粒的析出和长大,Al3Li是一种有序共格相,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引起共面滑移和晶界应力集中,导致铸造铝锂合金塑性较差,不能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塑性的要求。在铝锂合金中添加Zr、Sc、Yb及Er元素等不仅能细化合金铸态晶粒尺寸,而且还能在固溶过程中析出L12型的Al3M(M=Zr,Sc,Yb,Er等)共格粒子,这些Al3M粒子可为后续Al3Li提供形核核心从而构成Al3(M,Li)复合粒子。在塑性变形过程中,这些Al3(M,Li)复合粒子不会被位错切割,从而能够起到分散共面滑移,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塑性的作用。但是,在传统铝合金的实际熔炼工艺中,Al-Zr和Al-Sc等中间合金一般是最后加入到熔体中,而Zr和Sc等合金元素在铝熔体中的扩散速率远低于Cu、Mg等元素,这样不但弱化了其细化铝合金晶粒的效果,而且容易保留初生Al3Zr和Al3Sc颗粒硬脆的特点,损害合金塑性。同时,研究还发现,单独添加Zr、Sc等合金元素对铸造铝锂合金塑性提高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塑性的合金化及其热处理方法,本发明主要通过在铸造铝锂合金中联合添加能与铝形成结构为L12型的Al3M粒子的合金元素(如Zr、Sc、Er及Yb等),改变Al-Zr等中间合金添加顺序及在固溶前进行“预时效”处理,从而达到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塑性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基体中Al3M共格粒子和Al3(M,Li)复合粒子的析出密度,从而最终达到改善铸造铝锂合金塑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铸造铝锂合金塑性的方法,包括在所述铸造铝锂合金的铸造过程中添加能够与铝形成结构为L12型的Al3M粒子的合金元素;所述合金元素包括Zr、Sc、Er和Yb中的至少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层铝合金复合板材及复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8150铝合金箔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