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0769.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宏亮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 治理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样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渐进保护是多方位的,需要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保护,包括污染源控制,污染路径控制,也包括对污染后的环境进行恢复,环境保护十分重要,而其中水资源的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就需要进行污水处理,避免水资源污染。
现有的污水处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水源采取不同的净化方式,而采取什么样的进行方式首先需要对污水进行采样化验,获得污水的组成成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便于用最佳的方式处理污水,因此就需要采样的准确,现有设备采样往往存在随机性,需要多次采样获得准确的结果。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箱,所述采样箱内部左侧垂直固定连接有纵向隔板,纵向隔板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位于纵向隔板右侧,所述驱动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第一凸轮左侧固定连接诶有第二凸轮,所述采样箱上方右侧盖合有上端盖,上端盖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取样轴,取样轴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与第一凸轮相配合;所述顶板下方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取样轴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取样盒,锥形取样盒上端外侧开设有若干排液口,所述锥形取样盒下端外侧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采样箱内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方固定连接有配流板,配流板分别与采样箱侧壁和纵向隔板滑动连接,所述配流板上方开设有若干配流孔;所述采样箱上方中部滑动连接有纵向压杆,纵向压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压板,所述水平压板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于纵向压杆外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采样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压板下端与第二凸轮相配合,第二凸轮最远端与第一凸轮最远端方向一致,所述采样箱底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支撑垫为橡胶材质,所述支撑垫采用螺栓与采样箱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凸轮最大外径小于第一凸轮最大外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盖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样箱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透明观察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样箱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加料漏斗下侧固定连接有导料管,导料管下方与纵向隔板右侧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锥齿轮直径大于主动锥齿轮直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纵向隔板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簧劲度系数小于第二弹簧劲度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充分将采集来的污水进行混合,再进行随机取样,并保证取样的随机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取样检测结果的不同,从而为污水治理提供有效的治理依据,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污水采样装置中配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样箱、2-支撑垫、3-纵向隔板、4-电机、5-驱动转轴、6-主动锥齿轮、7-第一凸轮、8-第二凸轮、9-上端盖、10-提把、11-取样轴、12-顶板、13-从动锥齿轮、14-取样盒、15-排液口、16-搅拌叶片、17-第一弹簧、18-配流板、19-配流孔、20-透明观察口、21-加料漏斗、22-导料管、23-纵向压杆、24-水平压板、25-第二弹簧、2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宏亮,未经王宏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