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曲波差分DSN的极化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2130.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3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焦李成;屈嵘;张佳琪;唐旭;杨淑媛;侯彪;马文萍;刘芳;尚荣华;陈璞花;张丹;古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3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曲波差分 dsn 极化 sar 图像 变化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络DSN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输入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输入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两幅待检测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I1和I2;
(2)获得极化散射矩阵:
利用遥感图像配准软件,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I1和I2进行配准操作,获得配准后的极化散射矩阵S1和S2;
(3)获得极化协方差矩阵:
利用矩阵转换方法,将极化散射矩阵S1和S2转换为极化协方差矩阵C1和C2;
(4)获得滤波后的极化协方差矩阵:
采用Lee滤波器,分别对极化协方差矩阵C1和C2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得到滤波后的极化协方差矩阵C1′和C2′;
(5)计算归一化后的极化协方差矩阵:
利用归一化公式,将滤波后的极化协方差矩阵C1′和C2′中的每个元素值归一化到[0,1]之间,得到归一化后的极化协方差矩阵F1和F2;
(6)构建数据集:
(6a)以5×5像素的滑动窗口,分别对极化协方差矩阵F1和F2取块,得到特征矩阵块集P1和P2;
(6b)从特征矩阵块集P1和P2中分别随机选取5%的特征矩阵块,组成训练样本集W1和W2,将其余的特征矩阵块组成测试样本集V1和V2;
(7)构建多尺度变化检测模型:
(7a)构建两个12层的深度堆栈网络DSN模型;
(7b)用曲波变换中的多尺度滤波器,构建两个多尺度滤波器层;
(7c)用两个多尺度滤波器层,分别替换两个深度堆栈网络DSN模型中第2层的隐含层,得到两个多尺度变化检测模型;
(8)获得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络DSN模型:
将两个多尺度变化检测模型接到一个差分器上,再在差分器上接入一个二分类多层感知器,得到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络DSN模型;
(9)训练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络DSN模型:
将训练样本集W1和W2输入到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络DSN模型中,对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路DSN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络DSN模型;
(10)获得变化检测结果:
将测试样本集V1和V2输入到训练好的深度曲波差分堆栈网络DSN模型中,输出得到的测试样本集中每个像素的变化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1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