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丝材3D打印的稀土钛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2195.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材 打印 晶粒 钛合金 稀土 重量百分比 辅助元素 核心元素 合金元素 合金组织 制造过程 钛合金丝 细化 合金 优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丝材3D打印的稀土钛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成份组成:Pr:0.1%‑0.99%,Al:5.5%‑6.75%,V:3.5%‑4.5%,Y:0.01%‑1%,B:0.01%‑1%,O:0.12%‑0.2%,N:0.01%‑0.03%,Fe:0.1%‑0.2%,C:0.06%‑0.08%,H小于0.01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针对丝材增材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晶粒粗大的问题,在Ti‑6Al‑4V合金的基础上,优化原有合金元素含量并添加Pr为核心元素,Y,B为辅助元素来细化晶粒,改善合金组织,提高丝材的抗拉强度和塑性,使钛合金丝更加适用于3D打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丝材3D打印的稀土钛合金。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高温、高性能钛合金零件被各航空、航天大国列为重点研发的课题。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等离子雾化3.2mm钛合金丝的工艺来生产高品质球形钛合金粉,再由钛合金粉打印成各种零部件。由于钛的亲氧性,该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易增氧,需要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另外钛合金粉存在生产成本高、不易保存、材料利用率低等不足,严重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金属丝材3D打印技术,又称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利用逐层熔覆原理,采用焊机产生的电弧为热源,通过丝材的添加,在程序的控制下,根据三维数字模型由线-面-体逐渐成形出金属零件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相比于钛合金粉末3D打印技术,一方面钛合金丝材3D打印技术省去了钛合金丝生产钛粉的环节,精简了高温高性能3D打印钛合金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流程,避开了在制造钛粉的过程中易增氧、增氢、不易保存的技术难题,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消耗,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使用钛合金丝材3D打印技术令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打印的钛合金零部件的致密度和性能也更好。目前金属丝材3D打印工艺主要受制于丝材的性能:打印构件的性能受丝材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钛合金需要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塑性;由于丝材3D打印技术的本质是微铸自由熔积成形,相比激光、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而言,电弧的热输入较高,成形过程中熔池和热影响区的尺寸较大,较长时间内已成形构件将受到移动的电弧热源往复后热作用,会生成垂直于基体的β相粗壮晶粒,也会导致低熔点合金元素烧损,严重影响打印件的机械性能。为了保证丝材机械性能,改良打印构件的组织性能,研发适合3D打印用的钛合金丝成为了发展钛丝材3D打印工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丝材3D打印的稀土钛合金。在Ti-6Al-4V合金的基础上,本发明针对增材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晶粒粗大的问题,向钛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来细化晶粒、改善合金组织,优化合金元素含量来提高丝材的抗拉强度和塑性,使钛合金丝更加适用于3D打印的使用。经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测定,最终确定向Ti-6Al-4V合金中加入含量为0.1%-0.99%的Pr元素。Pr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固液界面的过冷度,过冷度的增加使得氧化镨成为了更有效的形核剂,晶粒形核速度增加,单位时间形核数量增加。Pr元素增加过冷度的原因是会引入扰动,增加热量流动导致温度梯度增加。同时氧化镨早于β-Ti形成,钉扎β相晶界,阻碍晶粒长大。在细化晶粒的同时,稀土元素Pr在钛中可以形成连续的固溶体,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提高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塑性。本发明的具体成份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Pr:0.1%-0.99%,Al:5.5%-6.75%,V:3.5%-4.5%,Y:0.01%-1%,B:0.01%-1%,O:0.12%-0.2%,N:0.01%-0.03%,Fe:0.1%-0.2%,C:0.06%-0.08%,H小于0.01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奥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