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天然海水中溶解相、纳米相和真溶液相中有机碳和无机氮含量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02543.4 申请日: 2017-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7907643A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姜双城;王福利;郑惠东;吴立锋;杨妙峰;蔡建堤;罗冬莲;许翠娅;席英玉;郑盛华;陈财珍;颜聪毅;林娇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18 分类号: G01N33/18
代理公司: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代理人: 刘小勤
地址: 361000***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测定 天然 海水 溶解 纳米 溶液 相中 有机 无机 含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海洋碳、氮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方法,尤其是一种测定天然海水中溶解相、纳米相和真溶液相中有机碳和无机氮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中,溶解有机碳同生物生命息息相关,而无机氮是重要的生源要素,是影响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从河流到近海,随着盐度的变化,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十分显著,水体中各形态的生源物质迁移转化频繁。

近年来,随着海洋流域附近工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域的可溶性的C和N等物质总量不断增加,其产生的环境问题有所加剧,而有机碳(NOC)、无机氮是颗粒态物质分解为溶解态的中间过程形态,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可能形成元素迁移的加速泵,可能会对河口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纳米颗粒是指粒径在(1nm~100nm)的颗粒物,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比表面积、表面电荷、氧化还原活性及生物可利用性,易吸附一些放射性核素、痕量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到其表面与之相结合,对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目前,有关海洋河口溶解态的碳、氮的研究较多,而NOC、无机氮的分离与物源的联合研究尚属空白,其原因在于溶解态中纳米颗粒难以分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纳米颗粒的分离提取借鉴胶体的分离提取方法,分离方法主要有离心、凝胶色谱、树脂吸附、渗析和错流超滤等,其中错流超滤(Cross flow filtration,CFF),技术以速度快、处理水样量大、损失少及装置简单等特点,在海洋纳米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切向流超滤是一种特殊的错流超滤,切向流是指液体流动方向与过滤方向呈垂直方向的过滤形式,切向流超滤时,待过滤的液体的流动方向和超滤膜平面的方向平行,液体就会垂直于膜表面穿过膜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测定天然海水中溶解相、纳米相和真溶液相中有机碳和无机氮含量的方法,以研究海洋中碳、氮的化学迁移行为。

本发明以九龙江研究为例,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由北溪、西溪两大支流及南溪组成,流域面积1.474万km2,最终经厦门港入海。九龙江不仅是龙岩、漳州和厦门的饮用水源,也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水源,是支撑闽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系统重要的基础性水源。

本发明选取九龙江的枯水期,按照0、5、10、15、20和25的盐度梯度,用5L卡盖式采水器(QCCC-5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采集6个调查站位的表层水样,6个调查站位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所采集的水样供溶解有机碳、无机氮分析,同时测定了水样的常规理化因子,见表1。

表1调查站位经纬度及常规理化因子测定结果表

从表1可以看出,6个调查站位的水样满足盐度梯度,其pH=7-8,pH值较为稳定,溶解氧含量彼此区别,水样具有代表性。

本发明中,使用所述的方法将天然海水溶解相、纳米相和真溶液相分开,取各相的水样借助总有机碳分析仪、连续流动分析仪直接获取溶解相、真溶液相中有机碳的含量,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含量,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含量之和即为水样中无机氮含量。纳米相中有机碳、无机氮的含量采取公式计算,其中:天然海水纳米相中有机碳的含量Cn1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Cn1=(Cr1-Cu1)/Fc

天然海水纳米相中无机氮的含量Cn2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Cn2=(Cr2-Cu2)/Fc

公式中:Cr1为截留池水样中有机碳的含量,Cr2为截留池水样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总含量,即为截留池水样中无机氮的含量,Cu1为超滤池水样中有机碳的含量,即为天然海水真溶液相中有机碳的含量;Cu2为超滤池水样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总含量,即为天然海水真溶液相中无机氮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