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2880.3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磊;王霄;刘苏宁;秦丽娟;孙文亮;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01/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该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电絮凝装置、曝气槽和絮凝池。电絮凝装置用于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曝气槽设置在电絮凝装置的下游,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处理。絮凝池设置在曝气槽的下游,用于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电絮凝装置包括导电箱体和电解件,导电箱体内具有废水处理腔,导电箱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电解件安装在废水处理腔内,电解件作为阳极,导电箱体作为阴极。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导电箱体的容积,提高了电能效率,就提高了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还减小了其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废水末端处理方法之一是采用电絮凝工艺。传统的电絮凝工艺一般采用开放式电解槽加铁板换向电解的方式,电解后的废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
上述的电絮凝工艺在使用时,电解效率受限于铁板的面积,电解效率低。另外,电解出的阳离子不易排出,容易附着在阳极上被继续氧化,失去效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絮凝装置电解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电絮凝装置,用于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曝气槽,设置在电絮凝装置的下游,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处理;絮凝池,设置在曝气槽的下游,用于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电絮凝装置包括:导电箱体,导电箱体内具有废水处理腔,导电箱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电解件,安装在废水处理腔内,电解件作为阳极,导电箱体作为阴极。
进一步地,导电箱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口,电解件通过安装口安装进废水处理腔内,电絮凝装置还包括密封盖,密封盖盖设在安装口上密封废水处理腔。
进一步地,密封盖上穿设有导电棒,导电棒与电解件连接供电,导电棒和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隔离垫,隔离垫设置在废水处理腔的底部和电解件之间,隔离垫用于支撑电解件。
进一步地,进水口设置在导电箱体的下部,出水口设置在导电箱体的上部。
进一步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解件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导电箱体相连。
进一步地,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水槽,废水槽设置在电絮凝装置的上游,废水槽用于储存废水。
进一步地,废水槽和电絮凝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绝缘连接件连通,电絮凝装置与曝气槽之间通过第二绝缘连接件连通。
进一步地,曝气槽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用于对曝气槽中的废水进行搅拌。
进一步地,曝气槽与电絮凝装置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吸气件,吸气件用于对曝气槽与电絮凝装置之间的管路中的废水进行通气。
进一步地,曝气槽上还连接有石灰乳通入管路。
进一步地,絮凝池上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用于对絮凝池中的废水进行搅拌,絮凝池和曝气槽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絮凝剂通入管路。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通过电絮凝装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再通曝气槽对废水进行曝气处理,最后再通过絮凝池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就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分离出来。在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整个导电箱体作为阴极使用,废水处理腔的内壁参与电解作为阳极的电解件,减小了在废水处理腔内额外设置阴极所需的体积,充分利用了导电箱体的容积。另外,整个废水处理腔的内壁都参与了电解,提高了电能效率。这样,就提高了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还减小了其占地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2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