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及爆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3501.2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江仁埔;熊树生;翁遇冰;叶子青;周彩玲;罗源;周超;吴占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G09B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遥控 车载 模拟 汽车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包括爆胎控制盒和无线遥控器,所述爆胎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遥控器与控制模块之间能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锁环和连接杆组;其中:
所述爆胎控制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四角钉;所述连接杆组的始端和终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锁环和盒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伸缩装置,且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盒体内,所述四角钉挂在伸缩装置上,此为初始状态;
所述无线遥控器与控制模块之间能进行无线通信以控制所述伸缩装置回缩,从而使四角钉脱离所述伸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以及通过结合与传动部件连接的电动马达和直线推动装置,所述盒盖部分还装有平行的前档杆和后档杆;则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伸缩杆处于伸长极限点,其端点位于前挡杆处,四角钉挂在所述伸缩杆上且位于所述前档杆和后档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环包括左锁环、右锁环、固定锁环与连接杆组始端连接螺栓、固定锁环锁紧装置和始端连接套;固定锁环锁紧装置由固定锁环锁紧螺杆,固定锁环锁紧销,固定锁环锁紧把手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组包括若干个母头直管、公头弯杆、母头弯管及管束,所述公头弯杆上设有刻度线,所述母头弯管接口处有条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钉外围包围一层塑料泡沫,可削弱其落地后的反弹运动,确保轮胎能够压在四角钉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环固定在减震器上或与上叉臂接近的转向节的伸出实体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胎控制盒置于车轮与前翼子板之间且总是位于车轮的前进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环的安装方法是:针对减震器或转向节的大小,选择适宜大小的固定锁环,选择固定点,将左右锁环套在减震器的杆或转向节的与上叉臂接近的伸出实体部分上,用所述固定锁环与连接杆组始端连接螺栓将始端连接套和连接杆组始端连接,此时左右锁环合为一体,旋动固定锁环锁紧螺杆,拉下固定锁环锁紧把手即可将连接杆组始端固定在悬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组的安装方法是:用管束将若干个母头直管、公头弯杆、母头弯管互联成连接杆组,参照公头弯杆上的刻度线调整其长度并旋转各杆、管以改变相互间的角度,使连接杆组始端和终端满足固定锁环与爆胎控制盒之间的三维距离,使爆胎控制盒位于指定位置;采用终端连接套将爆胎控制盒与连接杆组终端相连。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遥控车载式模拟汽车爆胎装置的爆胎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引用权利要求1、3-9时,所述爆胎方法为:远程按下无线遥控器,爆胎控制盒内的控制模块接收远程无线遥控器发出的无线信号,控制伸缩装置回缩,当到达极限点时停止,四角钉脱离伸缩装置并落下,其落地点位于车轮前进方向,在这瞬间,车轮高速压过,借助整车重量,四角钉扎进轮胎,造成爆胎;试验后,安装新的四角钉时,再次按下无线遥控器,恢复所述初始状态;
当引用权利要求2时,所述爆胎方法具体为:远程按下无线遥控器,爆胎控制盒内的控制模块接收远程无线遥控器发出的无线信号,控制伸缩装置中的电动马达动作,伸缩杆回缩,当到达极限点时电动马达自动停止,伸缩杆端点位于后挡杆处,同时四角钉脱离伸缩杆并落下,其落地点位于车轮前进方向,在这瞬间,车轮高速压过,借助整车重量,四角钉扎进轮胎,造成爆胎;试验后,安装新的四角钉时,再次按下无线遥控器,恢复所述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5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盘测功机
- 下一篇:一种新式防水摄像头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