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3703.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鲁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43/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韦锦捷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珍珠 炭疽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龙滩珍珠李炭疽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龙滩珍珠李是广西河池市天峨县从野生李中选育出来的新李果品种,由于该果品结果密集,颇为丰产,挂在枝条,酷似串串珍珠,故取名珍珠李。龙滩珍珠李适宜种植在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肉质脆爽,果肉离核,而且还具有晚熟、耐贮运、含糖量高的特点,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珍珠李叶炭疽病发病严重,对珍珠李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病主要危害嫩叶、嫩梢和果实,对珍珠李的树势、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苯醚甲环唑,英文名称:difenoconazole,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活性,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干扰病菌的正常生长,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有抑制作用。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为豆科黄芪中最主要的成分,主要应用于中医药学和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促进抗体和免疫细胞的生成,同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功效。
在农业生产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害抗性的产生,苯醚甲环唑作为龙滩珍珠李炭疽病害的主要防治药剂,部分地方反映抗性增大,防治效果降低的现象。因此如何延缓病菌对其抗性发展,延长苯醚甲环唑的生命周期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延缓病害抗性发展,是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以苯醚甲环唑与黄芪多糖混配的制剂,应用于炭疽病的研究未见有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的方法,其增效明显,能有效防治珍珠李炭疽病害,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的方法,使用由苯醚甲环唑和黄芪多糖按照重量比1-10:1复配制成的农药制剂,制剂用量每亩30-50g,兑水45-60kg,在炭疽病发病初期进行第1次喷药;7d后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第2次喷药;所述的制剂中,苯醚甲环唑占重量百分比为5-40%,黄芪多糖占重量百分比为1.0-5.0%。
优选的,苯醚甲环唑和黄芪多糖的重量比为5:1。
所述的制剂依据常规农药制备领域的加工方法,制备成农业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比较好的为悬浮剂。
所述的制剂的常用辅助剂,包括溶剂、填料、粘结剂、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技术效果:本发明有效成分间协同增效,能大幅提高药效,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用药量,降低农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病菌的抗性发展,从而有利于延长苯醚甲环唑的生命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实施例1:苯醚甲环唑、黄芪多糖及其混剂对珍珠李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珍珠李炭疽病,半知菌类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a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
试验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实验药剂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5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5℃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5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组净生长量-处理组净生长量)/对照组净生长量×100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鲁,未经王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