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场景交互装置、系统和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3763.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伟;李家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4;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景 交互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场景交互装置、系统和交互方法,涉及3D场景交互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系统模块,以及与系统模块连接的3D场景模块;系统模块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连接的消息收发单元、数据读取单元和颜色校正单元;消息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示,并传输至主机;主机用于提取操作指示中包含的3D场景显示指示,读取3D场景模块中包含的与3D场景显示指示匹配的3D场景视图,并将3D场景视图发送至VR设备进行显示,以及在显示3D场景视图时,对3D场景视图进行颜色校正。本发明提供的3D场景交互装置、系统和交互方法,减小3D视图产生的眩晕感,同时抑制、缩减3D画面的斑点闪烁,从而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场景交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场景交互装置、系统和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逐步完善,VR应用也逐步兴起,从VR博物馆数字展厅、VR影院、VR游戏、到VR电商虚拟服装订制等等,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VR应用主要由VR眼镜硬件、VR应用APP和VR内容三部分组成,VR眼镜、VR内容通过VR应用APP衔接。而VR内容的来源比较单一,或者专门由VR内容开发商制作,费用高昂,使得VR设备和VR内容的应用广度降低,同时,VR设备在显示VR场景时,存在眩晕感,导致用户的舒适度欠佳,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场景交互装置、系统和交互方法,以提高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场景交互装置,包括:系统模块,以及与系统模块连接的3D场景模块;系统模块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连接的消息收发单元、数据读取单元和颜色校正单元;消息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示,将操作指示传输至主机;其中,操作指示包括启动指示和3D场景显示指示;主机用于提取操作指示中包含的3D场景显示指示,通过数据读取单元读取3D场景模块中包含的与3D场景显示指示匹配的3D场景视图,并将3D场景视图通过消息收发单元发送至VR设备进行显示,以及,当VR设备显示3D场景视图时,通过颜色校正单元对3D场景视图进行颜色校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3D场景模块与系统模块通过标准数据交换接口连接,数据读取单元为标准数据交换接口读取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系统模块还包括瞳距获取单元,瞳距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瞳孔距离,并将瞳孔距离传输至主机和VR设备;主机还用于根据瞳孔距离对3D场景视图进行调节,以使3D场景视图与瞳孔距离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瞳距获取单元包括图像获取子单元和瞳距提取子单元;图像获取子单元用于摄取指定焦距下用户的正面图像;瞳距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指定焦距、和正面图像计算用户的瞳孔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颜色校正单元包括视图像素获取子单元、颜色处理子单元、图像划分子单元和图形渲染子单元;视图像素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3D场景视图的中每个图像画面的像素点,以像素点为中心,统计像素点指定像素半径内的颜色的中值,查找与中值接近的像素点,保存查找到的像素点的位置和颜色;所述颜色处理子单元用于对视图像素获取子单元中保存的像素点进行重复点合并处理,对重复点的颜色取中值;图像划分子单元用于对颜色处理子单元处理后的图像画面的离散点进行三角剖分,将图像画面划分成三角形的集合;图形渲染子单元用于对三角形的集合进行图形渲染,复原出原始图像,以完成3D场景视图的颜色校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主机设置有VR设备接口;系统模块通过VR设备接口与VR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协同跳伞训练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助力回复式报警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