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其制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4674.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武;孙杰;赵燕南;陈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7/54 | 分类号: | A61L27/54;A61L27/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再生 胶原支架 功能化 神经干细胞 胶原纤维 胶质瘢痕 内源性 支架 制法 脊髓损伤修复 运动功能改善 神经元 缓慢释放 脊髓损伤 结合能力 联合应用 损伤位置 细胞粘附 轴突生长 微环境 胶原 突触 应用 分化 延伸 调控 | ||
1.一种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在制备修复脊髓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包括:引导神经再生的线性有序胶原纤维支架;以及,与所述胶原纤维支架结合的、具有胶原结合能力的CBD-SD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BD-SDF修饰于所述胶原纤维支架的内部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BD-SDF包括CBD-SDF-1α,所述CBD-SDF-1α包含SDF-1α的成熟肽序列和具有胶原结合功能的胶原结合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纤维支架包括复数个有序排列的线性胶原纤维丝;优选的,所述胶原纤维支架的长度为2mm~1cm,直径为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至少具有在体内募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并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至少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和突触形成并抑制胶质瘢痕形成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至少具有修复脊髓损伤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还包括丙戊酸。
9.一种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神经再生的线性有序胶纤维原支架;以及,与所述胶原纤维支架结合的、具有胶原结合能力的CBD-SDF。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BD-SDF修饰于所述胶原纤维支架的内部和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BD-SDF包括CBD-SDF-1α,所述CBD-SDF-1α包含SDF-1α的成熟肽序列和具有胶原结合功能的胶原结合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纤维支架包括复数个线性、有序排列的胶原纤维丝。
13.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引导神经再生的线性有序胶原纤维支架,使所述胶原纤维支架与具有胶原结合能力的CBD-SDF结合,之后于37℃孵育30min~2h,获得所述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胶原溶于选定溶剂中形成浓度为0.2~0.3g/mL的胶原溶液;
将所述胶原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通过微量注射泵控制流速为0.2~0.5mL/h,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纺丝头与接收平台间施加高压静电场,电压为10~15kV,纺丝头与接收平台间距离为10~15cm,获得线性有序胶原纤维支架。
15.一种修复脊髓损伤的功能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化神经再生胶原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6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