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常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4702.4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刘伟奇;彭宪峰;李妍;张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事件 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业务的执行过程中,检测是否出现异常事件;若检测到出现所述异常事件,则在目标数据库中存储与所述异常事件对应的异常消息;读取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异常消息,并根据读取的异常消息对相应的业务进行重试处理;在重试成功时从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删除读取的异常消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对发生异常的业务进行重试,不需要人为干预,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时能够提高异常事件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常事件的处理方法、异常事件的处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业务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系统在长时间运行时,不能保证不出现任何问题例如网络闪断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异常发生,更为严重的还会丢失数据。
在目前的技术方案中,当出现异常情况时,一般是通过重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重试方式需要维护人员根据业务的不同手动触发重试操作。因此目前的技术方案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人工操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大大地降低了异常事件的处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常事件的处理方法、异常事件的处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异常事件处理效率低、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常事件的处理方法,包括:在业务的执行过程中,检测是否出现异常事件;若检测到出现所述异常事件,则在目标数据库中存储与所述异常事件对应的异常消息;读取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异常消息,并根据读取的异常消息对相应的业务进行重试处理;在重试成功时从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删除读取的异常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根据读取的异常消息对相应的业务进行重试处理之后,还包括:在重试失败时,累加读取的异常消息对应的重试次数;其中,读取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异常消息,包括:读取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对应的重试次数小于预定次数的异常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读取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异常消息,包括:按照预定周期,定时读取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异常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目标数据库中存储与所述异常事件对应的异常消息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异常事件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异常事件对应的异常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业务的执行过程中,检测是否出现异常事件,包括:在同一事务中依次调用多个对象时,若对任一对象调用失败,则对已发生的调用过程进行回滚处理;若检测到对已发生的调用过程回滚失败,则确定检测到回滚业务出现异常事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目标数据库中存储与所述异常事件对应的异常消息,包括: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存储对已发生的调用过程回滚失败的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对已发生的调用过程进行回滚处理,包括:根据所述事务的标识,获取对应的回调路径;基于所述回调路径调用回调方法,并根据所述回调方法对已发生的调用过程进行回滚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调用所述多个对象中的每个对象时,均记录所述事务的标识和对应的回调路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记录所述事务的标识和对应的回调路径之后,还包括:若检测到对所述已发生的调用过程回滚成功,则删除调用所述任一对象时记录的所述事务的标识和对应的回调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4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