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温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包、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5700.7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池 车辆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过温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池包的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过程中,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
响应于所述电芯温度超过预定温度阈值,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输出启动信号,以唤醒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以供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控制制冷装置对电芯整体或局部进行降温;
所述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定时间间隔,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所述电芯温度。
2.一种过温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池包的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过程中,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
响应于所述电芯温度超过预定温度阈值,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输出启动信号,以唤醒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以供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控制制冷装置对电芯整体或局部进行降温;
所述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定时间间隔,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所述电芯温度。
3.一种过温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池包的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过程中,温度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述电芯温度发送至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接收来自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所述电芯温度;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电芯温度是否超过预定温度阈值;
所述处理器在确定所述电芯温度超过所述预定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输出启动信号,以唤醒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以供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控制制冷装置对电芯整体或局部进行降温;
所述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定时间间隔,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所述电芯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电池包的外界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外界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范围,每隔所述温度范围对应的预定时间间隔,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所述电芯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输出启动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发送电信号和/或CAN报文来输出所述启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并联的多个电芯组,每个电芯组由一个或多个电芯串联而成,每个电芯组上设置有一个电芯温度采集模块;
所述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所述每个电芯组的温度;
所述响应于所述电芯温度超过预定温度阈值,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输出启动信号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所述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任一电芯组的温度超过所述预定温度阈值,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发送启动信号,以供启动后的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控制制冷装置对所述温度超过所述预定温度阈值的电芯组进行制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为电池管理系统或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8.一种过温保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温度采集单元,在电池包的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过程中,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
启动信号输出单元,响应于所述电芯温度超过预定温度阈值,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输出启动信号,以唤醒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以供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控制制冷装置对电芯整体或局部进行降温;
所述电芯温度采集单元用于:
每隔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所述电芯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57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