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空气炸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6524.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A47J27/04;A47J3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327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空气 炸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炸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气炸锅,是使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并且将快速循环热空气和内部螺旋形气流的独特结合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和口感。通俗点说就是加热时候会在锅体内产生高温的热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材内部的水分,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
目前也有一些传统的烹饪电器中加入了蒸煮功能,如专利号为2005100774906的名称为一种带有蒸汽发生装置的微波炉,包括在炉腔外侧设置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水箱、水泵、水槽和电路控制板,其中水箱和水泵之间通过吸水管相连,水泵和水槽之间通过注水管相连,水槽位于微波炉炉腔侧壁附近,水槽上部有一蒸汽通道通往炉腔内,水槽内有电热器,利用蒸汽发生装置与现有的电器结合可以实现蒸煮功能。
迄今为止,现有的空气炸锅并没有蒸煮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空气炸锅,蒸烤相结合,实现了空气炸锅的蒸煮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蒸汽空气炸锅,包括在空气炸锅结构上增加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布置在壳体内,其产生的蒸汽进入壳体内部的食物篮的内外壁内。
还包括隔热板,所述的隔热板布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其下侧为加热内腔;所述的加热内腔的顶部上下安装有第一风扇和发热管,该第一风扇由其上侧的电机驱动;所述的食物篮布置在加热内腔内,并可从壳体的侧壁平移抽取。
还包括液体回收槽,所述的液体回收槽可拆卸布置在壳体一侧的下端;所述的食物篮的外侧壁与加热内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排水间隙,蒸汽凝结产生的冷凝水沿着排水间隙导向汇聚到液体回收槽中。
所述的食物篮包括内壁食物篮和外壁接油回流锅,所述的内壁食物篮悬空布置在外壁接油回流锅内并与外壁接油回流锅外侧的可拆卸手柄相连,所述的壳体的一侧开口供内壁食物篮和外壁接油回流锅平移抽放,所述的内壁食物篮的底部密布有网孔,侧壁上布置有若干个长条形开孔。
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蒸汽产生器和水泵,所述的水箱安装在壳体的上端,所述的蒸汽产生器布置在食物篮上方且通过水泵与水箱底部的下水机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蒸汽产生器的出气端通过蒸汽转接头向加热内腔内输入蒸汽,所述的蒸汽转接头的一端呈扁平状且在端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出气孔。
所述的液体回收槽布置在上述开口的下方,所述的壳体的侧壁开口处底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与液体回收槽相通的下水孔,所述的下水孔的内侧布置有一条挡水条,该挡水条的中部并排开有一对导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板的上方安装有与第一风扇同轴布置的第二风扇,该第二风扇由电机驱动与第一风扇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水机构包括竖直向上穿过水箱底部布置的升降杆和套接在升降杆顶部的防漏水硅胶,所述的升降杆位于水箱下端向下延伸的套筒内且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的套筒的下方安装有水管转接座,该水管转接座的中部布置有下水接水管,该下水接水管的上端与升降杆的下端顶住,所述的升降杆的截面呈十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内腔的内侧底面居中布置有拱起部,该拱起部为中间高四周低的曲面。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空气炸锅,结构紧凑合理,对空气炸锅内部的空间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布置,增加了蒸汽发生器、水箱和水泵,而且利用加热内腔中的空间来设计排水流道,使蒸煮产生的凝结水会自动收集到液体回收槽中;水箱采用上置结构,而且通过独特的下水结构实现了水箱在取放的同时自动下水,该空气炸锅实现了蒸烤相结合,互不影响,蒸汽能和热空气一起作螺旋状气流循环,能全方位地烹饪食物,烹饪效率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营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半剖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半剖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外壁接油回流锅抽出来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外壁接油回流锅抽出来的半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俯视半剖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液体回收槽的拆卸下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下水机构的半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