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07458.7 申请日: 2017-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7974088B 公开(公告)日: 2020-12-25
发明(设计)人: 罗华兴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裕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83/07 分类号: C08L83/07;C08L83/04;C08K13/02;C08K3/22;C08K3/36;C08K5/09;C08K5/5419;H01B3/28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周玉婷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合 硅橡胶 电线电缆 激光 标的 混炼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硅橡胶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橡胶100份、二氧化硅40‑60份、羟基硅油2‑10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1‑5份、硬酯酸0.3‑0.6份、硅烷偶联剂0.5‑3份、二氧化钛导电粉0.2‑1.5份和过氧化双(2,4一二氯苯甲酰)0.8‑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硅橡胶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优异,采用此硅橡胶混炼胶生产出来的硅橡胶电线电缆,用激光打标印出的标识字体清晰、立体感强、耐磨、耐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硅橡胶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硅橡胶电线电缆表面标识方法主要有油墨印字轮印字和喷码机印字两种方法,但存在油墨耗材费用大、油墨溶液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印字不清晰、字体不耐擦等缺点。而激光打标印字方法为非接触式印字工艺,不会导致线缆产品变形,不需要油墨,不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字体清晰耐擦,生产高效安全,正在成为硅橡胶电线电缆表面标识的趋势和优选方法。但是,如果用激光打标印字方法来产生硅橡胶电线电缆的标识,则必须对硅橡胶进行改性。

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本发明的硅橡胶混炼胶,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优异,采用此硅橡胶混炼胶生产出来的硅橡胶电线电缆,用激光打标印出的标识字体清晰、立体感强、耐磨、耐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橡胶100份、二氧化硅40-60份、羟基硅油2-10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1-5份、硬酯酸0.3-0.6份、硅烷偶联剂0.5-3份、二氧化钛导电粉0.2-1.5份和过氧化双(2,4一二氯苯甲酰)0.8-1.5份。

本发明的原理是: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是白色颜料中遮盖率最好的一种材料,它的带隙能Eg为3.2ev、相当于紫外光的波长、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电子跃迁,所以它能够吸收紫外光、在常温下和可见光下不导电,将二氧化钛经过包覆处理转化为半导体,可以获得二氧化钛导电粉。二氧化钛导电粉的基本性质是:既具有导电性能、又具有金属等材料所不具有的化学稳定性,具有抗静电、防雷、抗辐射等性能;同时还保持了钛白粉的遮盖率强、白度好、紫外光吸收等优良性能。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导电粉为市售购买,厂家为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型号为Iriotec 8850。

本发明的硅橡胶混炼胶,是在现有技术的硅橡胶混炼胶的配方里,添加了二氧化钛导电粉。当激光照射到硅橡胶时,分散在硅橡胶混炼胶中的二氧化钛导电粉充分吸收激光能量,产生大量热能,把硅橡胶碳化变色从而达到标记的效果。

性能测试:将本发明的硅橡胶混炼胶,进行模压,得到硫化试片,邵氏硬度为50-80,拉伸强度为8.5-11.0Mpa,伸长率为500-260%,撕裂强度为22-27KN/m,电气绝缘强度为24-24.2KV/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适合在硅橡胶电线电缆上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橡胶100份、二氧化硅55份、羟基硅油6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份、硬酯酸0.5份、硅烷偶联剂1.8份、二氧化钛导电粉0.8份和过氧化双(2,4一二氯苯甲酰)1.2份。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为最佳参数。采用此参数制得的适合电线电缆激光打标的硅橡胶混炼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最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裕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裕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7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