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禽畜脱毛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9004.3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祎;郑薇;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祎 |
主分类号: | C14C1/06 | 分类号: | C14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禽 脱毛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皮脱毛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禽畜脱毛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禽畜的饲养收益不仅限于自身产仔和产肉,其身上的绒毛也是一项可观的收益,目前对禽畜脱毛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宰杀后进行连皮脱毛,一种是直接在活体上进行剪毛, 宰杀后进行连皮脱毛则只能获产一次绒毛,收益明显降低,直接在活体上进行剪毛虽然可多次剪毛,但剪毛需要专业技术,人工费较高,一旦不小心就容易剪得不均匀,降低绒毛回收价值,因此,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依赖于脱毛剂。
脱毛剂的原理是:利用其配方中所加入的还原剂(如巯基乙酸钙)将构成毛发成分的角蛋白二硫键还原,从而切断毛发纤维而达到脱毛的目的。市场上所使用的脱毛剂有很多种,松香曾经是普遍使用的脱毛剂,但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2009年,我国颁布《食品安全法》,禁止在畜禽加工生产中使用松香。松香甘油酯是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畜禽脱毛剂,但作为一种合成的酯类物质,松香甘油酯有可能在反复的脱毛过程中发生水解产生游离的松香,其安全性隐患同样值得考虑。或采用松香加猪大油(松香约90%、猪大油约10%),其熔点高、性能不稳定、脱毛效率低, 在使用过程中大量冒黑烟,污染严重,而且因直火加热易引起火灾。国外的脱毛剂配方组成各有所异,其中主要包括有松香、石油树脂、甘油、流体石蜡、固体石蜡、棉籽油等组分,这些脱毛剂的熔点最低也为70℃,其熔点仍旧偏高,能耗大且脱毛剂的热损失高,此外,这些脱毛剂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毒化合物的松香以及含有大量致癌的苯系物,会污染家禽、家畜的肉,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并且,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种脱毛剂主要成分为硫化钠酒精溶液,但该脱毛剂容易烧伤动物皮肤,安全性并不好。
总结来说,目前采用的松香甘油酯、松香加猪大油等方法制成的脱毛剂,脱毛效率低,且都容易产生松香以及含有大量致癌的苯系物,会污染家禽、家畜的肉,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种无毒无害的符合食品安全的新型脱毛剂,以此来解决现如今市场上的脱毛剂所存在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于社会与有关部门的需求,这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采用的松香甘油酯、松香加猪大油等方法制成的脱毛剂,脱毛效率低,且都容易产生松香以及含有大量致癌的苯系物,会污染家禽、家畜的肉,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提供一种禽畜脱毛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禽畜脱毛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土壤样品加入蒸馏水,加热搅拌混合,得混悬液,取混悬液涂布于分离培养基,培养,挑取菌径最大的菌落接种至酪蛋白双层培养基上,培养,得培养物,取培养物加入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稀释至10-7的稀释级,置于紫外灯下诱变,得诱变菌株,取诱变菌株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干燥,得发酵培养物,备用;
(2)取乳酸减压蒸馏,加入联苯和二苯醚,脱水,升温至220~230℃减压蒸馏,收集馏分,用甲醇洗涤,向洗涤后馏分中加入乙酸乙酯和活性炭,过滤,取滤液抽滤,干燥,得中间体,取中间体加入异辛酸亚锡和甲苯混合,加热反应,旋转蒸发,得反应物,备用;
(3)取草果果实洗净,加入蒸馏水浸泡,匀浆,得匀浆液,置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向匀浆液中加入乙醚,提取,过滤,取滤液旋转蒸发,得草果果实提取物,备用;
(4)取新鲜玉米幼芽,洗净,捣碎,将捣碎后玉米幼芽与甲醇和醋酸混合,进行索氏抽提,-20~-25℃冷冻放置2~3d,解冻,超声振荡,离心,取上清液过聚乙烯聚吡咯烷酮柱去杂分离,得玉米幼芽提取物;
(5)按质量份数计,取步骤(1)备用的发酵培养物50~60份,步骤(2)备用的反应物50~60份,步骤(3)备用的草果果实提取物20~30份,玉米幼芽提取物20~30份,碳酸钙8~10份,环氧大豆油3~5份,硅酸钠8~10份,弹性蛋白酶11~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8份混合,得禽畜脱毛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祎,未经孙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9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