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的套管围屏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0574.4 | 申请日: | 201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厚德新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压器 绕组 变形 检测 套管 围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方法,特别是关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停电离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绕组变形的变压器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隐患,运行时若再遇到较大的过电流作用,很可能发生变压器损坏等重大事故。目前变压器绕组变形已经成为主要故障之一。必须对变压器绕组进行变形检测并诊断其变形程度,依此开展变压器的预防性维修。
目前最常用的绕组变形监测方法是频响法。变压器绕组发生变形之后,绕组的电感、对地电容、匝间电容等参数会发生变化。频响法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绕组的频响曲线,反映绕组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的变化,进而判断绕组是否发生变形。在较高频率的电压作用下,变压器的每个绕组均可视为一个由线性电阻、电感(互感)、电容等分布参数构成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其内部特性可通过传递函数H(jω)描述。若绕组发生变形,绕组内部的分布电感、电容等参数必然改变,导致其等效网络传递函数H(jω)的零点和极点发生变化,使网络的频率响应特性发生变化。频响法所涉及的频带范围,我国行标DL/T911中规定为1kHz~1000kHz。变压器绕组等效模型及相应的基本测量回路可用如附图1所示。
其中,L表示线圈饼间电感,K表示线圈间的纵向(饼间或匝间)电容,C表示线圈对地电容。应用频响法测变压器绕组可得到一组频率和响应的对应数值,即输出端及电源端电压的比值,通常以对数形式表示:
(1)
其中:│Vo(jω)│和│Vi(jω)│代表频率为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的电源电压的峰值或有效值。将这些对应值描在以ω为横轴,以 H(jω)为纵轴的坐标轴上,便会得到一条曲线,我们称这条曲线为频响曲线。行业标准DLT911-2004明确提出了频响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诊断方法。用频率响应分析法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主要是对绕组的频响曲线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
现场操作时,正弦扫频电压信号(即,激励信号)施加在绕组的一端(可能是中性点套管的接线端子,也可能是高压引线套管的接线端子),从绕组的另一端(可能是中性点套管的接线端子,也可能是高压引线套管的接线端子)测量响应电压信号V0,同时监测施加在绕组上的激励电压信号Vi,从而提供(1)中所需的电压信息。
目前,用于激励信号注入的信号电缆和用于响应信号测量的信号电缆,在连接到套管接线端子之前,都需要转变成附图2所示的分叉的地线和信号线。地线连接在套管根部附近变压器油箱上的某处便于连接的部件上,芯线连接到套管接线端子上。这样的连接方式带来两个问题:1)每次进行绕组变形检测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所选择的接地部件不一样,造成接地点位置的人为改变,进而造成频响曲线的人为误差;2)地线与信号线不再是同轴结构,造成信号的辐射和耦合,使得激励信号通过空间辐射进入响应信号测量通道,造成电磁干扰。而且每次进行绕组变形检测时,不同的操作人员所采用的布线方式不同,造成这种电磁干扰强度的改变。上述接线方式使得每次测量的频响曲线受到巨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结果的重复性,最终使得人们不十分认可频响法检测结果,进而影响了频响法的应用和绕组变形的检测效果。
因此,如何消除上述接线方式带来的人为干扰,提高频响法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重复性,关系到绕组变形检测效果的提升和频响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经济和社会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的套管围屏,旨在消除接线方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厚德新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厚德新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0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桥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基于配电网FTU的故障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