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HBV感染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0782.4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0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赵锦;陈琳;杨峥嵘;赵广录;石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bv 感染 相关 snp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一种与HBV感染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判断HBV感染危险度的检测试剂检测SNP位点为rs2227513位点;所述检测试剂检测rs2227513位点是否是AG基因型;一种检测HBV感染危险度的引物,其正向引物、反向引物分别如SEQ ID N01‑2所示,TaqMan荧光探针引物序列如SEQ ID N03和SEQ ID N04所示;一种检测HBV感染危险度的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rs2227513位点是否是AG基因型的检测试剂及以上所述的引物;本发明为临床评定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度提供了一种可靠、灵敏的方式,且检测流程简便、成本低廉,有利于临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SNP标记和用于检测上述SNP标记的引物对及试剂盒,以及在HBV易感性检测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肝病毒感染是人类目前最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全世界累计有20亿人口曾受HBV感染,约有3.5亿人口现行慢性感染,每年有约100万人死于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中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区,据估计我国有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感染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中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病毒与机体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HBV的传染及发病过程中,病毒之所以能够感染人首先是因为机体中存在与感染性相关的基因。大量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的感染与人体中细胞因子IL-22(白介素22)等众多基因相关联,细胞因子能与宿主细胞内入侵的病毒发生多种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影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IL-22由激活的Th22、Thl7、γδT、和NK等细胞产生,IL-22受体复合物的限制成份IL-22R1强烈的表达于皮肤、肾脏、消化和呼吸系统器官的封闭上皮层细胞中,这些器官的上皮细胞是与外环境永久接触的躯体外部屏障。研究表明IL-22通过与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STAT1、3、5等分子的磷酸化作用;IL-22可以诱导皮肤及粘膜的上皮细胞产生多种抗菌肽,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CD4+T细胞产生趋化作用,从而在抵抗病原体入侵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IL-22可以减少肝脏细胞损伤、预防肝脏衰竭、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促进肝切除后的肝细胞增殖、抑制肝细胞的凋亡,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IL-22可以促进HepG2细胞增殖并抵抗由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这源于IL-22诱导了抗凋亡(如Bcl-xL,Mcl-1)和促有丝分裂(如cyclin D1,c-myc,andRb2)的调节,在小鼠中IL-22的暂时过表达还会保护由四氯化碳和Fas活化诱导的肝脏损伤。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由单个核苷酸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等形式。通常SNP都是2等位基因多态性的,SNP具备突变稳定,易于大规模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所以它在研究宿主基因异质性与病毒易感性之间关系时具备明显的优势。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个体间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和分泌,进而引发个体间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应答的不同,最终影响病毒感染后的结局。有研究发现IFN-γ+874A/A与慢性HBV感染的易感性相关,IL-10基因启动子区ATA单体型在无症状HBV携带者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与病毒感染的疾病进展关系密切。另外,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等位基因是HBV持续性感染的高危险因子,而且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等位基因和-819C等位基因与乙肝感染后的急性肝衰竭有关。IL-22基因作为IL-10基因家族的最新成员和全新类型的细胞因子,该基因的SNP与HBV易感性的大规模群体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有意义阳性结果鲜见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0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