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1107.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武;刘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3/0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12107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人参 红皮 微生物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28,是从吉林省通化市平地参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在制备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制剂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领域,尤其是一株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人参(包括西洋参)红皮病在中国、韩国、北美等世界人参种植区域都普遍发生,。发病轻者为10%-30%,重者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人参品质和产量。红皮病发病较轻的人参,参根表皮呈现不规则的、颜色深浅不一的红色病斑,无规律地分布于整株人参根表皮上;发病较重的人参,整根周皮全部变色,病斑颜色深,表皮粗糙,出现裂缝甚至出现腐烂现象。患病人参植株地上部分萎蔫或不萎蔫。人参红皮病的发生会导致人参总皂苷、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粗淀粉、总糖等物质的含量下降,严重影响人参品质和等级,从而影响其销售价格,所以人参红皮病的发生给参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于人参红皮病的发病机理国内外学者存在2种观点:一是认为人参红皮病为生理性病害,主要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二是认为人参红皮病为侵染性病害:主要与土壤微生物的入侵有关。根据本课题组研究表明该病主要由致病微生物Ilyonectria属导致。
目前,人参红皮病的防治主要通过田间管理、化学方式和生物方式。传统的田间管理包括轮作、整地、撒施生石灰、控制光照、湿度、肥水等。化学防治作为人参病害的重要防治手段之一,主要是使用杀菌剂或抗生素等农药对土壤、种子、苗或根进行处理。生物防治通过施用微生物菌剂,利用微生物的寄生、竞争和拮抗等方式抑制病害菌繁殖。
传统的田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病害菌,降低该病发生,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发病严重地区,仅仅田间管理对该病不能有效防控。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明显等特点,但是对已发红皮病人参并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易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生物防治方面在我国人参种植区虽然存在一些微生物菌剂,但针对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菌剂仍然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株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温度敏感型菌株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株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28。
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具有序列表<400>1所示序列(ITS区序列)。
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是从吉林省通化市平地参土壤中分离获得的。
上述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在制备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制剂方面的应用。
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的应用,所述制剂为包含有效量上述微生物的微生物菌剂。
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的应用,每1g或1mL的微生物菌剂中含有上述微生物的含量为106-109CFU。
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的应用,每1g或1mL的微生物菌剂中含有上述微生物的含量为107-108CFU。
优选的,上述用于防治人参红皮病的微生物的应用,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
(1)将上述微生物在活化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得到活化菌种;
(2)将步骤(1)所得活化菌种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发酵后的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鉴别大丽轮枝菌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菇菌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