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伺服进给系统可靠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1618.5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巍;陈菲;许彬彬;李恒旭;杨兆军;张新戈;郭亚明;郑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5B19/406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进给 系统 可靠性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伺服进给系统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进给系统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双丝杠同步驱动伺服进给系统、加载系统、检测系统与控制系统;
所述的双丝杠同步驱动伺服进给系统包括1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2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2套结构相同的滚动导轨副(8)、工作台(11)、床身平台(32);
所述的滚动导轨副(8)包括导轨与滑块,导轨为等矩形横截面的直杆件,导轨上均匀地设置有安装螺钉的螺钉通孔,螺钉通孔的个数与导轨座上的导轨槽底面上的1号螺纹孔个数相等并相互对正;2个结构相同的导轨通过螺钉安装在床身平台(32)前后侧的导轨座上的导轨槽内;滑块为U字形等横截面的结构件,滑块的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螺钉通孔,2个结构相同的滑块通过螺钉安装在工作台(11)底面前后侧设置的螺纹孔处,安装在工作台(11)底面的2个结构相同的滑块扣装在2个结构相同的导轨上,2个结构相同的滑块与2个结构相同的导轨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的1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与2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结构相同;1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与2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相对于床身平台(32)的纵向对称面平行对称地安装在床身平台(32)中间凹槽的前、后侧的槽底上,1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与2号丝杠伺服进给系统通过其中的1号滚珠丝杠(9)与2号滚珠丝杠(34)和安装在工作台(11)上的1号丝杠螺母(10)与2号丝杠螺母(33)相连接;
所述的加载系统包括加载伺服油缸(17)、伺服油路块(20)、伺服油路块支架(23)、伺服油缸支架(29)与浮动接头(31);
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1号位移传感器(7)、两个结构相同的压力传感器(21)、1号接近传感器(27)、2号接近传感器(35)、2号位移传感器(38)与激光干涉仪(44);
所述的双丝杠同步驱动伺服进给系统通过其中的床身平台(32)安装在地基上,加载系统通过伺服油路块支架(23)与伺服油缸支架(29)安装在床身平台(32)的右端,加载系统通过加载伺服油缸(17)与浮动接头(31)和工作台(11)右端面连接,1号位移传感器(7)、2号位移传感器(38)、1号接近传感器(27)与2号接近传感器(35)安装在床身平台(32)上,两个结构相同的压力传感器(21)安装在伺服油路块(20)上,激光干涉仪(44)安装在床身平台(32)左侧的地基上;控制系统通过操作台(13)安装在床身平台(32)的右上方的地基上,控制系统和加载系统与检测系统采用电气线连接;
控制系统实现了1号滚珠丝杠(9)和2号滚珠丝杠(34)的位置同步驱动控制,控制系统实现了1号伺服电机(1)和2号伺服电机(43)的力矩同步驱动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进给系统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身平台(32)为采用铸造方式制成的长方体形结构件,床身平台(32)的顶端前后两侧相对于床身平台(32)的纵向对称面平行对称地设置有结构相等的矩形横截面的导轨座,在两导轨座的顶端加工有结构相同的导轨槽,在导轨槽的底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安装滚动导轨副(8)中导轨的1号螺纹孔;在两导轨座之间的中间凹槽后侧的左端设置有四个安装1号减速器支架(3)的2号螺纹孔,在2号螺纹孔的右侧设置有四个安装1号轴承座(5)的3号螺纹孔,在3号螺纹孔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安装1号位移传感器支架(6)的4号螺纹孔,在中间凹槽后侧的右端设置有四个安装2号轴承座(14)的5号螺纹孔;在中间凹槽前侧的左端设置有四个安装2号减速器支架(41)的6号螺纹孔,在6号螺纹孔的右端设置有四个安装4号轴承座(39)的7号螺纹孔,在7号螺纹孔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安装2号位移传感器支架(37)的8号螺纹孔,在中间凹槽前侧的右端设置有四个安装3号轴承座(26)的9号螺纹孔;在中间凹槽中间处的右端设置有四个安装伺服油缸支架(29)的10号螺纹孔,在床身平台(32)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四个安装伺服油路块支架(23)的11号螺纹孔;床身平台(32)前端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2号接近传感器支撑架(36)与1号接近传感器支撑架(28)的12号螺纹孔和13号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16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