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火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430.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蒋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艳玲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以期耐高温的性能可以用作很多特种环境下,如机械、冶炼、建筑等领域,耐火纤维以其独有的特点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耐火纤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织成耐火布等,现有的耐火纤维的耐受温度值约为1500℃,然后现在对耐受更高温度的纤维需求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受温度值能在1800-2000℃范围耐火纤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火纤维材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如下原料:硅酸盐100份、氧化铝20-30份、氧化镁20-30份、酚醛树脂30-60份、氧化锆10-30份、石棉粉5-10份、沥青10-20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如下原料:硅酸盐100份、氧化铝15份、氧化镁15份、酚醛树脂45份、氧化锆20份、石棉8份、沥青15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比例为5-10:10-15:3-5:1:2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配重比为1:2-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石棉粉的粒径在100nm-200nm。
上述所述耐火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所述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石棉粉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均匀;(2)将酚醛树脂和沥青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均匀并加热200-250℃熔融;(3)将步骤(2)所得熔融物采用纺丝设备进行纺丝,所纺出的丝线迅速经过高温炉进行加热烧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纤维韧性更好,且耐拉伸性能好,同时温度耐受值在180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火纤维材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如下原料:硅酸盐100份、氧化铝20份、氧化镁20份、酚醛树脂30份、氧化锆10份、石棉粉5份、沥青10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比例为5:10:3:1:20。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配重比为1:2。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石棉粉的粒径在100n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火纤维材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如下原料:硅酸盐100份、氧化铝30份、氧化镁30份、酚醛树脂60份、氧化锆30份、石棉粉10份、沥青20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比例为10:15:5:1:30。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配重比为1:5。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石棉粉的粒径在200n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火纤维材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如下原料:硅酸盐100份、氧化铝15份、氧化镁15份、酚醛树脂45份、氧化锆20份、石棉8份、沥青15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为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的比例为8:12:4:1:25。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沥青为10#沥青和90#沥青的配重比为1:4。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石棉粉的粒径在1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艳玲,未经蒋艳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户外鞋的防水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粘胶纤维废渣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