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头可切换的避雷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727.9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啸阳;周运成;徐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头 切换 避雷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头可切换的避雷针。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线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和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泄入大地,达到避雷的效果。因此,避雷针的防雷原理就在于它能接闪雷电流,并顺利地将其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它下面和周围的建筑物不受雷击。
目前楼宇建筑高度越来越高,这样的雷雨天气受到雷击的概率越来越高,这样就需要对楼宇进行避雷,确保楼宇的安全。现有的避雷针不论晴雨天气都直接暴露在外,长期受自然侵蚀,影响其使用寿命。还有就是避雷针在狂风暴雨过后,极易折弯,生锈损坏,需要及时对发生上述状态的避雷针进行更换,而避雷针却又难以更换,这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头可切换的避雷针,其具有使用寿命长、针头可切换、结构优化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头可切换的避雷针,包括保护罩、容置在所述保护罩内的避雷针体、设置在保护罩上与所述避雷针体电连接的导电柱,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绕所述保护罩的轴线转动并用于承载所述避雷针体的转盘、与所述转盘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保护罩的轴线方向将所述避雷针体驱动至所述保护罩的外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避雷针体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避雷针体上并用于吸合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避雷针体的底部内凹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抵触所述限位孔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导向所述转盘的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转盘是否运动到位的第一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绕所述保护罩的轴线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并固定所述避雷针体的T型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避雷针体是否运动到位的第二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的顶部铰接有用于密封所述保护罩的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避雷针体的材质为铜,且表面镀锌。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盘和第一驱动电机,转盘上能够承载多根避雷针体,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较好地运动至指定工作位置,结构优化;通过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配合所述转盘能够将所述避雷针体推送至指定工作位置,实现避雷针体的切换;通过设置有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安装和拆卸便捷,结构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保护罩;2、避雷针体;3、导电柱;4、转盘;5、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一磁铁;8、第二磁铁;9、凹槽;10、限位孔;11、限位块;12、导向槽;13、第一检测传感器;14、T型通孔;15、第二检测传感器;16、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头可切换的避雷针,包括保护罩1、容置在所述保护罩1内的避雷针体2、设置在保护罩1上与所述避雷针体2电连接的导电柱3。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避雷针体2的材质为铜,且表面镀锌。针头可切换的避雷针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