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工用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2915.1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07 | 分类号: | 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工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工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三氯氢硅是光伏产业链前段的一种关键化学原料,使用化学沉积方法制备高纯的多晶硅材料,得到晶体面无序排列的多晶硅,现生产中,通常需要对中间产物进行换热处理,但是现有的装置,换热效率差,导致三氯氢硅的产量低,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率高的化工用生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用生产系统,包括反应机构、换热机构及精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机构包括釜体和盖体,所述釜体上设有第一密封件,该第一密封件于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第二密封件相配合;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壳体和换热管件,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进液件和出液件,所述进液件包括进液接管和沿着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分流管。本发明在釜体和盖体上分别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两密封件可保持釜体内部密封,避免三氯氢硅产生的氯气等有害气体从盖体和釜体的连接处泄露,造成生产危险,保证了装置安全性;设置换热管件可使两不同流体相互交换热量,减少能量损失,充分利用能量,节约资源;分流管可减慢进液管流体流速,使流体冲击力冲击于分流管内壁上,然后流入至壳体空腔内,降低流体对壳体内换热管件的冲击力,避免换热管件局部破裂,延长换热管件使用寿命;且使流体流速小,延长流体在空腔内流动时间,延长与换热管件接触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第一锥面,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面相配合的第二锥面,通过在釜体和盖体上分别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并在两密封件上分别设置相配合的锥面,当盖体覆盖在釜体上时,盖体锁紧在釜体时,第一密封件上的第一锥面和第二密封件上的第二锥面紧密贴合在一起,进而保证釜体与盖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通过一锁紧结构锁紧于所述釜体上,该锁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釜体上的凸台、翻转连接于所述凸台上的至少两连接件及设于所述盖体上可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当盖体覆盖在釜体上时,盖体的底端会与凸台表面相抵触,进而凸台能对盖体起到支撑作用,另外通过连接件和固定件的配合可将盖体锁紧在釜体上,此时第二锥面对第一锥面施加一挤压力,进而使得两锥面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上设有至少两开槽,所述的各开槽内设有一固定轴,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的轴套、一端固连于所述轴套上的螺纹杆及螺接于所述螺纹杆上的锁紧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卡槽;螺纹杆固连在轴套上,进而螺纹杆可随轴套一起绕固定轴转动,当盖体覆盖在釜体上时,翻转螺纹杆使之卡入卡槽内,然后拧紧螺接件,就可将盖体牢固的锁紧在釜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端部设有一蓄液腔,该蓄液腔内设有一将所述蓄液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间具有真空间隙;分隔件将蓄液腔分隔开,第一腔室内进未换热的流体,流体于该腔内缓冲,降低流速;第二腔室进换热完成的流体,便于流体间相互混合,保持温度一致;真空间隙可避免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流体之间温度相互交换,保持流体温度不变,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精馏机构包括塔体、塔板、进料管件、出料管件及回流管件,所述塔体内设有与所进料管件相配合的分液部件,该分液部件包括与所述进料管件相连的分液件和设于所述分液件下方的分液网,所述分液件包括与所述进料管件相连的接管和多根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接管相连且该导流管上设有多个漏液孔;设置分液部件,将从进料管件进入的物料从聚集状态转变为分散状态,减小物料聚集在一起的体积,便于蒸汽对物料充分加热,从而物料受热充分,物料内的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分离,低沸点组分上升,从出料管件排出;设置导流管,可初步对物料分离,聚集于一起的物料进入至导流管内,导流管体积小于进料管,进而实现初步分解;通过设于导流管上的漏液孔可使得物料通过漏液孔,进一步分割物料体积,然后经过分液网,分液网上的网使得滴落的物料再度变小,从而蒸馏效果好;且该分液部件原理简单,易操作,不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2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