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渠桥梁上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3507.8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2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彤;高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液态 危险品 泄漏 接收 导流 应急 处置 装置 | ||
一种跨渠桥梁上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属于液态危险品处置技术领域。千斤顶设置在装有液态危险品的槽罐一端的底部,导流管夹持器将塑料圆筒双层薄膜撑开成具有三角形接液口的接液导流管,接液口定位推送器将接液导流管的三角形接液口推送至所述的槽罐的泄漏口处,接液口支撑固定器将接液导流管的三角形接液口抵靠在槽罐的泄漏口处的外壁上。本发明可对在跨渠江河桥梁上发生事故的液态危化品运输槽车泄漏点进行定位、泄漏接收、泄漏导流,从而保护渠内的水体不被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属于液态危险品处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体突发性污染事件频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中,跨河渠桥梁上液态危化品槽车事故泄露是一类重要的风险源,一旦槽车上泄露的液态危化品流入渠水,其处置难度和造成的损失将陡增,因此,在事故风险高的跨渠桥梁附近储备这种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一旦桥上有泄露事故发生,即可在危化品渗流入渠之前进行接液导流,防止污染态势扩大,可为我国输水明渠的水质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跨渠桥梁上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跨渠桥梁上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其组成包括导流管夹持器、接液口定位推送器、接液口支撑固定器、塑料圆筒双层薄膜和千斤顶;所述的千斤顶设置在装有液态危险品的槽罐一端的底部,所述的导流管夹持器将塑料圆筒双层薄膜撑开成具有三角形接液口的接液导流管,所述的接液口定位推送器将所述的接液导流管的三角形接液口推送至所述的槽罐的泄漏口处,所述的接液口支撑固定器将接液导流管的三角形接液口抵靠在槽罐的泄漏口处的外壁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装置具有便于储存、运输、组装、施用、安全等特点,可在跨渠(江、河)桥梁上发生液态危化品槽车事故泄露时,及时将泄漏接收导流,防止其流入渠(江、河)中水体,酿成水质污染。综上,本发明可对在跨渠(江河)桥梁上发生事故的液态危化品运输槽车泄漏点进行定位、泄漏接收、泄漏导流,从而保护渠内的水体不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跨渠桥梁上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导流管夹持器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名称及标号如下:
导流管夹持器1、手柄1-1、长磁性软链1-2、旋转杆1-3、螺杆1-4、螺母1-5、长槽1-6、连接柄1-7、A杆1-8、B杆1-9、接液口定位推送器2、防爆机械手2-1、轮式支撑架2-2、接液口支撑固定器3、接液导流管4、千斤顶5、槽罐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3所示,一种跨渠桥梁上液态危险品泄漏的接收导流应急处置装置,其组成包括导流管夹持器1、接液口定位推送器2、接液口支撑固定器3、塑料圆筒双层薄膜和千斤顶5;所述的千斤顶5设置在装有液态危险品的槽罐6一端的底部,所述的导流管夹持器1将塑料圆筒双层薄膜撑开成具有三角形接液口的接液导流管4,所述的接液口定位推送器2将所述的接液导流管4的三角形接液口推送至所述的槽罐6的泄漏口处,所述的接液口支撑固定器3将接液导流管4的三角形接液口抵靠在槽罐6的泄漏口处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3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桌饮料分流装置
- 下一篇: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