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堵水调驱用自生凝胶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6429.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萍;黎晓茸;李宪文;杨海恩;谭俊领;刘笑春;唐凡;杨棠英;周广卿;程辰;薛芳芳;徐春梅;郑力军;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3/20;C09K8/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水调驱用 自生 凝胶 使用方法 | ||
一种堵水调驱用自生凝胶的使用方法,搅拌下,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有污水的配药池中,形成自生凝胶;然后投加堵水调驱交联体系中的聚合物,搅拌均匀;在挤注前20~400min,投加堵水调驱交联体系的其余组分,然后进行挤注施工,使自生凝胶和堵水调驱交联体系在搅拌下形成混合多相堵水剂,在注入泵的作用下被挤入井中。由于自生凝胶中的海藻酸钠与污水中钙镁离子反应生成了性能非常稳定的自生凝胶颗粒,所以自生凝胶颗粒的生成会大幅度降低污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并且自生凝胶颗粒的生成大幅度地降低钙镁离子浓度,提高调驱体系聚合物的溶解速度和粘度。本发明能较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的投入成本,提高增产幅度,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矿度、高钙镁离子油田采出污水环境下的凝胶,具体涉及一种堵水调驱用自生凝胶的使用方法,属于油田油水井堵水调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采出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钙镁离子,这些离子会对堵水调驱用的凝胶体系的性能产生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钙镁离子会对聚合物的溶解性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采出污水中的高浓度的钙镁离子,使得聚合物很难溶解,溶解时间过长,不能满足作业的要求;会大幅度降低聚合物的溶液粘度,影响堵水体系的携带颗粒类堵剂的特性;会大幅减弱凝胶的交联特性以及形成凝胶后凝胶的稳定性,最终大幅度降低堵水调驱的堵塞率和有效期。
一般的聚合物或抗盐性能一般的聚合物,受污水中的高浓度的钙镁离子的影响或受到地层中钙镁离子的影响,堵水调驱成功率较低,有效期很短。
目前市面上好的抗盐聚合物价格非常昂贵,堵水调驱用量大,如果用上好的抗盐聚合物会大幅度增加措施成本,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堵水调驱用自生凝胶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堵水调驱用自生凝胶的使用方法,搅拌下,将海藻酸钠加入到有污水的配药池中,形成自生凝胶;然后投加堵水调驱交联体系中的聚合物,搅拌均匀;在挤注前20~400min,投加堵水调驱交联体系的其余组分,然后进行挤注施工,使自生凝胶和堵水调驱交联体系在搅拌下形成混合多相堵水剂,在注入泵的作用下被挤入井中。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混合多相堵水剂中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5%~25%。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海藻酸钠为工业级。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若污水中钙镁离子浓度在3000mg/L以上,在施工压力调升0.5MPa~2.5MPa情况下,混合多相堵水剂中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5%~15%;在施工压力调升2.5MPa~5MPa情况下,混合多相堵水剂中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5%~25%。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当堵水调驱交联体系为弱凝胶时,包括聚合物、木质素磺酸钙盐、交联剂以及pH值调节剂,混合多相堵水剂中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2%~0.8%,木质素磺酸钙盐的质量百分数为2.0%~5%,交联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2~0.4%,pH值调节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01%~0.5%;其中,聚合物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交联剂为醋酸铬,pH值调节剂为醋酸。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当堵水调驱交联体系为弱凝胶时,包括聚合物、交联剂以及稳定剂,混合多相堵水剂中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2%~0.5%,柠檬酸铝的质量百分数为0.1%~0.3%,硫代硫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0.1%~0.2%;其中,聚合物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交联剂为柠檬酸铝,稳定剂为硫代硫酸钠。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当堵水调驱交联体系为强凝胶时,包括聚合物、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以及醋酸;混合多相堵水剂中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2~0.5%、交联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1%~0.2%,十二烷基苯磺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1%~0.2%,醋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001~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洗井污染油层的组合式抽油泵
- 下一篇:一种水淹火驱油藏油基可燃封堵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