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6588.7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0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力;唐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1/00;F16N29/04;B60R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皮皮云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师杰 |
地址: | 132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底盘 多点 油脂 自动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油液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包括润滑油瓶以及用于对其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安装座包括位于其上端的螺纹套管,且润滑油瓶与螺纹套管连接;安装座底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导油插针与进气插针固定连接,且凹槽的顶面设有与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上端对应的开口,导油插针与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下侧的润滑油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气插针与设置在凹槽外侧的进气帽连接,且导油插针还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旋钮连接;润滑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油管路。优点在于:本发明不仅可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方便设备的清理及维护的过程,同时还可避免更换润滑油瓶时发生漏油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液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底盘集中润滑装置利用车辆直流电源驱动润滑泵,通过分配孔对底盘各润滑点实现定时定量、状态监测、集中控制、自动润滑等功能,以替代人工分散式润滑,可有效提高润滑可靠性及行驶安全性,节省人工,节油减排和延长车辆寿命。目前,传统的底盘集中润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便之处,其中就是当油箱内的润滑油消耗完毕后,虽然有油位指示灯,但是并不能停止供油,这时润滑油泵也会持续工作,就会将空气泵入到润滑点,造成原有的润滑油分离,破坏润滑油膜,影响润滑效果,再有就是在进行加油时基本都是将桶装的润滑油倾倒在油箱内,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容易造成油液飞溅,造成浪费的同时还会形成设备污染,增加了使用成本。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采用润滑油瓶直接与油箱连接的方式进行供油,但该种供油系统由于润滑油瓶和油箱都需要占用较大的车内空间,给其安装及后期维护的过程带来很大的不便,且润滑油瓶在与油箱安装的过程中,润滑油瓶瓶口的铝箔纸会被戳破,难免会造成润滑油的泄漏;此外,现有的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在油箱内润滑油用尽后,润滑油泵仍然在工作,机器长时间空转后磨损加重,容易烧毁,增加设备维护的成本。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可方便维护,同时又可防止漏油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包括润滑油瓶以及用于对其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位于其上端的螺纹套管,且润滑油瓶与螺纹套管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安装座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所述导油插针与进气插针固定连接,且凹槽的顶面设有与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上端对应的开口,所述导油插针与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下侧的润滑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气插针与设置在凹槽外侧的进气帽连接,且导油插针还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安装座外壁上的转动旋钮连接;所述润滑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油管路。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润滑油瓶的外侧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压紧润滑油瓶底部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边缘处均布有多根螺纹杆,且在安装座上设有与螺纹杆位置对应的开孔,且螺纹杆的下端贯穿开孔并与螺纹旋钮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的上端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圆孔,且在导油插针和进气插针的外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设有密封垫圈。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导油插针的侧壁上设有进气插针固定座,所述进气插针固定座上设有上下连通的螺纹孔,且进气插针的下端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孔下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软管接头,所述第一软管接头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一硬管连接,且第一硬管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座并与进气帽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的多点油脂自动润滑微控系统中,所述导油插针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接头,所述第二软管接头通过第二软管与设置在润滑油泵输入端的第二硬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工学院,未经吉林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的电动车连接轴高效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器材